第116章 国士无双,力挽天倾

蓟镇长城烽火连天,京师震动,人心惶惶。朝堂之上,虽经林宸雷霆反击,暂时压下了“倒林”之声,但潜藏的暗流与恐慌并未消散。值此国难当头之际,林宸以其超凡的智慧、果决的手段和近乎不眠不休的操劳,支撑着这个摇摇欲坠的帝国,展现出真正的“国士”风范。

一、 稳定朝堂,以实破虚

尽管前线军情如火,朝会依旧照常。只是氛围,与往日截然不同。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不安。

几位此前未被林宸点名,但内心同样惶惑的官员,此刻又将担忧的目光投向了财政。

“陛下,太师!”户部一位侍郎出列,声音带着颤抖,“如今北疆战事骤起,每日粮饷、军械消耗巨大,国库……国库虽经新政有所充盈,然同时支撑南洋开拓与如此大规模战事,恐……恐难以为继啊!是否……是否应暂缓南洋事务,乃至……乃至考虑……”

他没敢说出口,但“议和”二字几乎悬在每个人心头。此言一出,不少官员纷纷附和,仿佛找到了一个看似“理智”的退路。

林宸深知,此刻若露出一丝犹豫或软弱,朝堂刚刚凝聚起来的抵抗意志便会瞬间瓦解,甚至可能引发雪崩式的投降浪潮。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连日操劳的疲惫,再次出列,目光扫过那些面带忧色的官员,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

“难以为继?本阁看,未必!”

他没有任何寒暄,直接切入核心:“户部侍郎,你可知,去岁至今,仅‘远洋公司’上缴国库及内帑之利润,折银几何?一百八十万两!此乃净利!你可知,江南清丈田亩、推行‘摊丁入亩’后,仅苏松常镇四府,今年预计可增田赋多少?近百万石!你可知,各地‘劝工局’、新兴工坊,去岁缴纳商税多少?五十万两有余!”

一连串具体而惊人的数字,如同重锤砸在众人心头,让那些唱衰者一时哑然。

“此皆新政之功,开拓之利!”林宸声音提高,“如今国难当头,正是这些新政积累,为我大明提供了抵御外侮的底气!此刻言暂缓开拓?无异于自断臂膀!此刻言议和?”

他语气陡然转为凌厉,带着一丝凛冽的杀意:“皇太极倾巢而出,其志在吞并我大明江山!尔等以为,割地、赔款、称臣,能满足其狼子野心吗?!宋之靖康,殷鉴不远!今日之退让,便是明日之亡国!除了坚定抵抗,打疼他,打怕他,让他知道我大明寸土不可侵,寸利不可夺,我辈……别无选择!”

他转身,对着御座深深一揖:“陛下!臣已核算过,以目前国库及内帑存银,加上各地正在催缴的积欠与新收税赋,全力支撑此战三个月,绰绰有余!而臣,向陛下保证,无需三个月,必让皇太极铩羽而归!”

崇祯皇帝被林宸展现出的强大自信和清晰账目所感染,心中的惶恐稍定。“朕信得过林爱卿!便依爱卿所言,国库全力支应北疆战事,任何人不得再言和议及退缩!”

二、 亲临前线,科技破敌

朝堂稳住后,林宸深知,必须尽快在军事上取得一场决定性的胜利,才能彻底扭转局势。他将朝中日常事务交由可靠阁臣暂理,在取得崇祯特许后,带着一支由格物院精英和神机营炮兵教官组成的小队,以及那几门珍贵的后装线膛炮,秘密奔赴蓟镇前线最吃紧的墙子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