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虽已在开封城内试用,用于修建宫墙与水渠,但大规模用于修筑千里之外的道路,还是前所未闻。
有见过水泥存在的官员奏道:
“陛下,水泥修路固然可行,但所需人力物力浩大。
从开封到漠南都护府,路程不下千里,到漠北更是超过两千里。
且沿途多山地、戈壁,施工难度极大,恐怕难以完成。”
“卿不必担忧,”
刘复微微一笑,
“朕已命人测算过,水泥的原料石灰石、粘土在北方各地皆有分布,可就地取材。
至于人力,除了调遣的民夫,还可招募边疆的鲜卑部落参与,给予他们粮食与钱财作为报酬。
朕相信,只要上下一心,此事必能成功。
实在还是缺人,就从倭岛,朝鲜招募人员。”
“另外,加大各地百姓自发迁移的奖励!”
随后,刘复任命程昱为漠南修路总指挥,太史慈为漠北修路总指挥,蒋济负责统筹水泥生产与物资调配。
诏书颁下,一场轰轰烈烈的移民实边与筑路工程,就此拉开序幕。
开封城外的官道上,车马络绎不绝。
一队队满载着粮食、种子、农具的牛车,朝着北方缓缓前行;
一群群身着粗布衣衫的移民,背着行囊,扶老携幼,踏上了前往漠南的征程。
与此同时,工部在开封、洛阳、邺城等地设立的水泥作坊,也开始昼夜不停地生产水泥。
程昱在规划确定后,立刻在云中郡故地设立了修路大营。
大营内,帐篷林立,人声鼎沸。
民夫们正在平整土地,搭建窑厂,为烧制水泥做准备。
程昱站在一处高坡上,看着眼前繁忙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干劲。
他身边的副将问道:
“都护大人,水泥作坊已经建好,何时开始烧制?”
程昱答道:
“明日便开始。你即刻派人前往周边采集石灰石与粘土,务必保证原料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