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传令下去,让民夫们熟悉水泥的配比与使用方法,不得有误。”
“是!”
副将领命而去。
就在程昱紧锣密鼓地筹备漠南修路事宜时,太史慈也在漠北龙城旧址忙活起来。
漠北的气候比漠南更为恶劣,此时仍有积雪未化。
太史慈不得不先组织民夫清理积雪,平整场地。
他看着眼前广袤的草原,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按时完成修路任务。
然而,筹备工作并非一帆风顺。
漠南修路大营刚建立不久,便遭遇了一场沙尘暴。
狂风卷着沙石,呼啸而过,将不少帐篷吹倒,刚刚搭建好的窑厂也受到了严重损坏。
程昱见状,立刻组织士兵与民夫进行抢修。
他亲自坐镇现场,指挥大家加固帐篷,修复窑厂。
经过三天三夜的奋战,终于将损失降到了最低。
漠北方面,太史慈也遇到了难题。
由于漠北缺乏木材,修建水泥作坊与民夫宿舍的材料严重不足。
太史慈不得不派人前往数百里外的山林砍伐木材,再用牛车运回来。
这一来一回,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时间,还增加了成本。太史慈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
就在此时,刘复派来的使者带来了好消息。
皇帝得知漠北缺乏木材后,立刻下令从辽东调运木材支援。
同时,使者还带来了一种新的建筑方法——用水泥与石头混合砌筑墙体,无需大量木材。
太史慈大喜过望,立刻组织民夫按照新方法修建作坊与宿舍,大大加快了筹备进度。
经过两个月的紧张筹备,漠南与漠北的水泥作坊相继投产,修路所需的粮食、工具、水泥等物资也陆续到位。
程昱与太史慈分别召开了誓师大会,号召全体民夫与士兵齐心协力,完成修路任务。
随着一声令下,两条通往边疆的水泥大道,正式开始修建。
漠南的修路工程率先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