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金殿问疾,风起西南

当晚,医馆的药柜被擦得锃亮,林氏蹲在地上整理药材,银发间沾着点朱砂粉 —— 是苏小川帮她研药时不小心蹭的,红得像落在雪上的梅。“小晚,” 林氏把最后一包甘草放进抽屉,发出 “簌簌” 的轻响,“你走后,医馆有我和小川看着。” 她抬头时,眼角的皱纹里盛着笑,像盛着阳光,“当年逃荒时我连针都拿不稳,现在给人扎个足三里,比你爹当年还准。”

苏小川抱着书从里屋跑出来,墨汁沾了半袖子,像只刚偷喝了墨的小猫:“阿姐你看!我今天背完《汤头歌诀》了!” 他突然顿住,小脸上的笑淡了,像被乌云遮住的太阳,“你要去很久么?”

苏晚蹲下来,替他擦掉嘴角的墨迹,那墨带着松烟的苦香:“等阿姐回来,教你认梦魂花的叶子,它开的花是紫蓝色的,像浸了露水的星星。” 她摸出个铜铃铛系在他手腕上,铃铛相撞发出 “叮铃” 的脆响,“夜里听见动静,摇这个,隔壁王婶家的大黄狗最灵,一叫就能把坏人吓跑。”

小川攥紧铃铛,铜片撞出细碎的响:“阿姐要小心,我…… 我会把医馆的账本记好的,像阿姐教我的那样,一笔一笔都算清楚。”

月上中天时,苏晚站在医馆后巷的老槐树下。槐树的影子在地上拉得老长,像只张开的大手。顾昭的马就拴在树旁,马打了个响鼻,喷出的白气在冷夜里迅速消散。鞍鞯上系着她的药箱,箱角还别着她惯用的银剪,剪尖闪着银光。

他靠在树干上,月光漏过枝桠,在他脸上割出明暗的线条,像幅浓淡不均的水墨画。“明早寅时三刻出发,影十一带暗卫在前探路,我断后。” 他的声音里带着夜露的湿凉。

“我知道。” 苏晚摸了摸药箱的铜锁,冰凉的触感让她心安,“周显手里的粮册,能让晋州的冤魂闭眼,能让母亲走得踏实。”

顾昭突然抓住她的手,掌心的薄茧蹭过她腕上的针孔,带着点粗糙的暖意:“西南有瘴气,你带着这个。” 他塞给她个小玉瓶,玉质温润,“太后给的避瘴丹,说比太医院的管用,里面加了晋州的陈皮。”

苏晚打开瓶盖,清苦的药香漫出来 —— 是麝香、雄黄,还有她熟悉的薄荷,那味道像极了顾昭身上常有的气息。她抬头时,正看见顾昭的耳尖在月光下泛红,像逃荒时她给他缝伤口那回,他强忍着疼,耳尖却红得滴血。

“太后怎么会给我?”

“她说‘活死人医要去救人,哀家自然要备点东西’。” 顾昭别开脸,声音轻得像风拂过水面,“张公公还说…… 若你今晚回不了医馆,太后在偏殿备了住处,炭火都烧好了。”

晨雾漫上来时,远处传来马蹄声,由远及近,踏碎了巷子里的寂静。苏晚披上外袍,看见青石板路上落了层白霜,像极了逃荒时晋州的雪,冷得刺骨,却也透着点干净的决绝。

她转身对顾昭笑,眼尾的弧度亮得像星:“走罢,去青崖镇。”

马蹄声更近了,晨雾里隐约露出红漆车帘 —— 是张公公的软轿,轿帘上绣着丹凤朝阳,金线在雾中闪着微光,正是太后宫里的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