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指纹比对遇挫陷僵局,尼龙纤维牵出货车踪

“我今晚就加班做,明天早上给你结果。”苏晓点点头,转身去了实验室。

夜色渐深,省厅大楼的灯光却亮了大半。林砚和李建国坐在办公室里,对着一摞刚从邮电局送来的电报——都是沿途检查站发来的初步统计结果。其中一份来自商丘的电报里,提到了一辆车牌号为“豫N-03572”的解放牌货车,在第一起抛尸案发生前一天经过商丘检查站,篷布有破损,司机登记的名字是“张强”,但身份证号只写了前六位。

“这个张强有点可疑。”李建国指着电报上的记录,“你看,他在第二起抛尸案发生前,也经过了亳州检查站,登记的还是这个车牌号,但司机名字写成了‘张勇’,明显有问题。”

林砚也觉得不对劲。正常情况下,司机不会随便改名字登记,除非是故意隐瞒身份。他立刻让小赵联系河南商丘的公安,查“豫N-03572”的登记信息,结果很快就反馈回来——这辆车登记在商丘一家私人运输公司名下,实际车主是一个叫“张建军”的男人,有过盗窃前科,两年前刑满释放。

“张建军……张强……张勇……”林砚默念着这三个名字,眼睛越来越亮,“这很可能是同一个人!他用不同的名字登记,就是为了掩盖自己的行踪。而且他有前科,符合我们之前对凶手‘有暴力倾向、反侦察意识强’的侧写。”

李建国一拍桌子:“那还等什么?明天我跟你一起去商丘,找到这个张建军,看看他的货车篷布是不是破损的,机油型号对不对得上!”

林砚点点头,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张建军”三个字,旁边画了个圈——这是红衣女尸案侦破以来,他们找到的第一个明确嫌疑人。虽然还不能确定他就是凶手,但至少让这起横跨三省的连环案,有了清晰的追查方向。

窗外的月光透过玻璃照进来,落在地图上那串沿着105国道的红色标记上。林砚攥着父亲的旧钢笔,心里默念:爸,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近了,一定不会让凶手逍遥法外。

第二天一早,苏晓就拿着机油检测报告跑了过来:“受害者身上的机油是‘长城牌CD级’,主要用于解放CA141型货车——这种型号的货车,刚好是张建军登记的那辆车的配置!”

这个消息让所有人都振奋起来。林砚和李建国带着小赵,坐上了去商丘的长途汽车——没有警车,只能靠长途车转火车,虽然麻烦,但为了不打草惊蛇,只能这样。汽车缓缓驶出省厅大院,林砚看着窗外掠过的农田和国道,心里清楚,这场跨省追凶的硬仗,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