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拜见临江侯(1)

左灵复苏 陈唐捐 2254 字 13天前

韩起眯眼,沉默片刻,忽又展颜。

韩起语气缓和:“世子果然心思缜密。”他又转向向宁:“向神童年纪轻轻便有此胆识,难怪能执掌簪月。不过京中风浪诡谲,二位……可要当心了。”

向宁行礼谢道:“多谢侯爷提点。不过风浪再大,总有舟楫可渡。更何况,有簪月相助……世子定能乘风破浪。”

韩起端坐主位,玄色锦袍上银线暗绣江崖海水纹,烛光一照,隐有波涛翻涌之势。他指尖轻叩紫檀案几,目光掠过厅外渐暗的天色,淡淡道:"世侄与向神童远道而来,本侯略备薄酒,还望莫嫌简慢。"

话音方落,花厅四角悬起鎏金灯,烛火透过薄纱映出满室流霞。侍女们手捧鎏银食盒,鱼贯而入,莲步轻移间,暗香浮动。

六名青衣小厮抬着整块青玉雕成的食案进厅。案上错落摆着:

藕粉与蟹黄蒸就的玉玺方印,卧在湘妃竹编的舟楫上,揭开金丝蜜枣钤印的"朱泥",露出雪絮般的莲蓉芯子,荷香随着热气漫成一片水雾氤氲;

鎏金葵口盘中"胭脂鹅脯"叠作牡丹状,淋着西域葡萄酒调的酱汁;

最夺目的当属中央琉璃荷叶盘托着的"玉脍",薄如蝉翼的鲈鱼片铺成满月,旁侧青瓷小碟里芥末泛着莹润的淡黄。

"听闻世子喜食鲙,特意让厨子现剖了冰鉴里的寿湖星花鲈。"韩起执起犀角筷,筷尖点在鱼脍边缘,"这芥末是北方进贡的,比寻常山葵更辛辣些——就像年轻人做事,总要多几分冲劲才好。"

向宁望着侍女斟满的"寒潭香",酒液在夜光杯中泛着幽蓝。他突然感叹道:"侯爷这酒器倒是别致,听闻西域夜光璧琢成的杯子..."指尖故意擦过杯沿,"遇毒则裂?"

满厅烛火倏地一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向神童说笑了。"韩起大笑击掌,十二扇雕花窗忽然齐齐洞开,夜风裹着庭院里新开的夜合香涌入,"本侯待客,从来光明磊落——"

侍女们不知何时已退至厅角,满室珍馐仍散着热气,却无人举箸静待韩起下文。

韩起举杯含笑:“世子远道而来,本侯略备薄酒,权当接风。这‘寒潭香’是我淮南府贡酒,今日正好与二位共品。”

孙先双手捧杯,恭敬:“侯爷厚待,晚辈受之有愧。”浅酌一口,赞道:“果然清冽甘醇,不愧是贡品佳酿。”

向宁微笑:“酒是好酒,只是……侯爷以御酒相待,莫非是想提醒我们——京中风云,皆在陛下掌握?”

韩起大笑:“向神童多心了。”他挥手示意侍女继续布菜,“本侯只是觉得,与聪明人说话,当以诚相待。”夹起一箸鲈鱼,“比如这淮南鲈鱼,离了水便活不成——不知武城侯近来,可还安好?”

孙先神色不变:“家父一切如常,只是年迈畏寒,近来少出府门。倒是侯爷坐镇寿州,日理万机,更需保重。”

凶甲突然插话:“听闻上月武城军调动频繁,世子可知缘由?”

孙先从容举箸:“凶甲将军消息灵通。不过海边水寇时有骚动,例行换防罢了。倒是临江军近来在鹿鸣谷修筑营垒,莫非……侯爷有意北进?”

韩起眯眼:“世子耳目倒是不少。不过营垒之事,乃为绶靖地方所需。说起来,向神童接掌簪月不过三月,便肃清了内部叛徒,手段令人佩服。”

向宁:“侯爷过誉。簪月历来只认强者,就像银鳞卫,想必也不会效忠庸主。”

凶甲脸色一沉,韩起抬手制止。

韩起意味深长:“本侯很好奇,以向神童之才,为何会选择辅佐……一位尚未及冠的世子?”

向宁拈起一枚蜜饯:“侯爷可知,最锋利的刀往往藏在最不起眼的鞘中?甜中带涩,正如世事——表面越平静,内里越有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