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龙旗西指破重浪,星火初燃锡兰山

这既是宣告,也是赤裸裸的武力威慑。科伦坡港内的葡萄牙总督、荷兰和英国商代表,看着港外那如同海上城堡般的黑色铁甲舰和漂浮的船只残骸,面色惨白,噤若寒蝉。他们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了来自东方帝国的强大武力。

三、 星火初燃,锡兰立基

初战立威后,黄龙并未停留,而是依据西向战略的初步规划,继续沿着锡兰海岸线航行考察。最终,他选择了位于锡兰岛东南部的一个天然良港——亭可马里(Trinalee)。这里港湾深邃,易于防守,且目前并未被西方殖民势力完全控制,只有少量当地土邦势力。

黄龙亲自登陆,会见了当地的土邦首领。凭借强大的舰队威慑,以及远洋公司携带的、足以让任何部落心动的大量丝绸、瓷器和精美工业品(如玻璃镜、自鸣钟),谈判进行得异常顺利。

大明以“租赁”的形式,获得了在亭可马里港建立货栈、仓库、修船所及小型防御要塞的权利,并承诺保护该土邦免受其他殖民者侵扰,同时给予其贸易优惠。一份用中文、僧伽罗文和拉丁文写就的《亭可马里租借与友好通商条约》正式签署。

随着第一面大明龙旗在亭可马里港的山坡上升起,帝国的第一块海外领地(尽管名义上是租借),就此诞生!虽然这只是一个简陋的据点,但它象征着大明终于将触角伸向了印度洋,拥有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前进基地。

消息通过随后抵达的补给船队,传回了国内。永昌帝朱慈烺闻讯大喜,亲自为这个新据点赐名“镇海堡”,并下令从国内调派工匠、物资和驻军,加快建设步伐。

四、 余波激荡,暗流更汹

大明海军在印度洋的首次亮相与立基,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本就暗流汹涌的池塘,激起了远超想象的波澜。

葡萄牙、荷兰、英国在印度洋的殖民势力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一个比他们更强大、更具组织性的帝国,正式加入了这场东方财富的争夺游戏。

“我们必须联合起来!否则整个印度洋都将成为明国人的内湖!”类似的呼声在果阿(葡属)、巴达维亚(荷属)、马德拉斯(英属)等地响起。

然而,固有的矛盾和利益的纷争,使得这种联合依旧停留在纸面上,但针对大明商船和据点的阴谋与骚扰,注定会更加频繁和隐蔽。

而在遥远的欧洲,当大明特遣舰队在锡兰取得胜利并建立据点的消息传回后,各国宫廷和东印度公司的会议室里,恐慌与贪婪交织。他们意识到,单纯的劫掠已无法阻挡东方的巨轮,必须调整策略,或是寻求更强大的武力对抗,或是……尝试更深层次的技术窃取与内部瓦解。

帝国的西进之路,在初战的辉煌与首个海外据点的建立中,迈出了坚实而危险的第一步。前方的海洋更加广阔,暗处的敌人也更加狡猾。但龙旗既然已经扬起,便再无回头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