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凯旋荣光 君臣暗流

“林爱卿,于封赏之事,你有何看法?”他将这个烫手山芋,再次抛给了林宸。

林宸出列,神色一如既往的平静,甚至带着一丝刻意表现出来的恭谨与疲惫:“陛下,臣本布衣,蒙陛下不弃,委以重任,得以效力疆场,实乃臣之幸也。北伐之功,在于陛下运筹帷幄,在于将士浴血奋战,在于朝廷上下同心,臣不过尽人臣本分,实不敢贪天之功。所有封赏,但凭陛下圣心独断,臣绝无异议,亦不敢受王爵之封,以免僭越之嫌,有负圣恩。”

他以退为进,态度谦卑,将决定权完全交还给皇帝,同时也明确表示拒绝王爵,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那根最敏感的弦。

崇祯心中暗自松了口气,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爱卿虚怀若谷,实乃臣子楷模!然,功必赏,过必罚,乃朝廷法度。爱卿谦拒王爵,高风亮节,朕心感佩。既然如此……”

他沉吟片刻,朗声道:“加封林宸为‘奉天翊运推诚宣力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兼太子太师,中书省左丞相(虚衔,明代已废丞相),镇国公,岁禄增至万石,赐丹书铁券,世袭罔替!其母、妻俱追封/晋封一品诰命!赏黄金万两,帛千匹!”

这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头衔和赏赐,几乎将臣子所能获得的荣宠推到了极致,尤其是“左柱国”、“世袭罥替”的国公,已是人臣的顶峰,距离王爵,仅一步之遥,却又巧妙地卡在了祖制的红线之内。同时,重赏金银,厚给禄米,却在实实在在的权力上——如封地、额外的兵权——并未增加。

“臣,谢陛下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林宸叩首谢恩,表情无喜无悲。

三、 军中宴席,微妙的忠诚

当晚,崇祯在宫中设宴,为林宸及北伐有功将领庆功。宴席之上,觥筹交错,气氛热烈。然而,细心之人便能发现些许端倪。

崇祯对卢象升、曹变蛟、赵率教、黄龙等将领格外热情,亲自把盏,询问战况,关怀备至,赏赐也极为丰厚,隐隐有分化、拉拢之意。而对林宸,虽然礼仪上无可挑剔,但那种过于客气的尊重,反而透着一丝疏离。

小主,

酒至半酣,曹变蛟端着酒杯,摇摇晃晃走到林宸面前,大声道:“太师!没有您,就没有咱弟兄们的今天!往后,您指哪儿,咱就打哪儿!这杯酒,我敬您!”说罢,一饮而尽。他声音洪亮,引得周遭一静,许多将领的目光都聚焦过来。

林宸眉头微不可察地一蹙,随即展颜笑道:“变蛟醉了。我等皆是陛下之臣,为国效力,自是听陛下调遣。你这份忠心,当敬陛下才是。”他举杯,转向崇祯,“臣等愿为陛下,为大明,效死力!”

崇祯哈哈一笑,饮了杯中酒,眼中却闪过一丝复杂。曹变蛟的话,何尝不是许多将领的心声?林宸在军中的威望,已然根深蒂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