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功高盖主,暗流再涌

赵率教也感慨:“是啊,太师。如今北虏胆寒,至少可保十年太平!这都是太师之功!”

众将纷纷附和,言语间对林宸的推崇与依赖,几乎溢于言表。

林宸举杯,神色却颇为严肃:“诸位将军,此战之功,在于上下用命,非林某一人之力。然,北虏虽暂退,其根基未损,皇太极枭雄之姿,必会卷土重来。我等切不可有丝毫懈怠!”

他话锋一转,开始部署后续防务,调整将领防区,强调各镇协作,并再次重申军纪,要求诸将严格约束部下,不得居功自傲,扰害地方。

众将凛然听命。然而,林宸心中清楚,经过此战,他在军中的威望已然如日中天,这些骄兵悍将,某种程度上已打上了深深的“林”字烙印。这固然是推行新政、巩固权力的基石,但也如同一把双刃剑,极易引来君王的猜忌。如何驾驭这支力量,使其成为国之干城,而非私人之器,是他必须谨慎处理的难题。

三、 格物新篇,福祸相依

林宸并未因政治上的微妙局面而放缓改革的步伐。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向了格物院和海事学堂。

这一日,他亲临格物院,视察一项绝密项目的进展——基于小林玥发现的齿轮联动原理和西洋钟表擒纵机构改良而来的“机械式弹道计算仪”原型机。

负责该项目的墨衡兴奋地介绍:“太师,根据您提出的抛物线原理和诸多测算数据,我们设计的这套齿轮系统,只要输入炮口初速(估算)、射角、风向(大致)等参数,转动摇柄,便能通过指针大致指示出炮弹的落点范围!虽然还很粗糙,但方向肯定是对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宸仔细看着那布满齿轮和刻度的复杂木制机构,眼中露出赞许。这玩意儿现在看起来原始,但却是将数学、物理原理应用于实战的划时代尝试。

“很好!集中精力,继续完善!尤其是材料的精度和齿轮的耐磨性。”林宸指示道,“此事列为最高机密,参与人员一律签署保密文书。”

然而,他刚离开格物院,苏明远便送来一个不好的消息。

“大人,我们设在福建的船匠作坊,数名负责新式龙骨锻造的核心工匠,连同部分图纸,被一伙来历不明的海盗掳走了。现场迹象表明,这绝非普通海盗所为,目标极为明确。”

林宸眼神一冷:“是西夷?还是……我们内部的某些人,想用这些技术,去换取别的东西?”

技术的领先带来了优势,也成为了更受觊觎的目标。内部的蛀虫与外部的敌人,从未停止过对这些核心利益的窥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