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步步为营,积势待发

崇祯八年的春天,在希望与挣扎中姗姗来迟。保定、真定两府的试点,如同投入死水潭的石子,虽未立时掀起惊涛骇浪,却让潭底沉积百年的淤泥,开始不安地翻腾。

一、 田垄之间,悲喜交锋

保定府清苑县,赵家庄。

里长赵老实,一个脸上刻满风霜皱纹的老农,正带着两个顺天府派来的书办,在一片田埂上指指画画。周围围了不少忐忑的村民。

“官爷,您看,这片地,原本是村里李三娃家的。”赵老实指着一片刚冒出青苗的田地,声音带着小心,“前年遭了灾,欠了城里王老爷印子钱,地……地就抵给王老爷了。”

书办甲拿着册子,边记边问:“可有地契过户文书?”

“有是有……”赵老实搓着手,“可当时三娃病着,摁手印的时候迷迷糊糊的,这……这算数吗?”

书办乙冷哼一声:“迷糊?白纸黑字,红手印,到了哪里都算数!朝廷是来清丈田亩,安抚流民,不是来给你们断糊涂官司的!”

这时,一个穿着绸衫、管家模样的人带着几个家丁晃了过来,正是本地士绅王守财的管家,王福。

“哟,赵里长,带着官爷们查地呢?”王福皮笑肉不笑,“我们家老爷这片地,手续可是齐全的,县衙里都备着案呢!官爷们可要明察秋毫啊!”他悄悄给两个书办手里各塞了一个小银锭。

书办甲感觉手心的硬物,脸上闪过一丝犹豫。书办乙则干脆将银子揣进怀里,打着官腔:“放心,王管家,朝廷法度在呢,该是谁的地,就是谁的地!”

躲在人群后、面色蜡黄的李三娃,听着这话,眼神瞬间黯淡下去,佝偻着背,默默转身离开。他原本指望朝廷“清理占田”能让他拿回活命的地,现在看来,不过是镜花水月。

二、 顺天府衙,暗流汇报

夜晚,顺天府后堂。

苏明远风尘仆仆地从保定赶回,正向林宸汇报。

“大人,情况不容乐观。”苏明远语气沉重,“下面的人回报,像清苑县王守财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士绅豪强利用灾荒、债务,巧取豪夺民田,手续看似完备,实则内藏龌龊。我们派去的书办,有的被收买,有的被威胁,真正能顶住压力为民做主的,少之又少。”

林宸听着,手指轻轻敲击桌面,脸上看不出喜怒:“‘以工代赈’呢?”

“这个稍好些。”苏明远精神微振,“修缮官道、水利,确实招募到了一些流民,每日发放的工钱和粮食,也让他们有了活路。但……杯水车薪,而且当地胥吏克扣工钱、以次充好的情况,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