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功赏纷争,暗流再起

朝堂之上,再次吵成一团。周延儒、杨嗣昌等人虽未直接反对赏赐,却不断强调卢象升“权柄过重”、曹变蛟“行事跋扈”,暗示需要加以制衡。他们的目的,并非完全否定功劳,而是要限制卢、林一系势力借此机会过度膨胀,威胁到他们的权位。

崇祯听着下面的争吵,刚刚因大捷而带来的好心情又蒙上了阴影。他既想重赏功臣,又确实对武将权力过大心存疑虑。最终,在周延儒等人“持重”的建议下,赏格被大打折扣:卢象升晋太子少保,赏银币,荫一子入国子监;曹变蛟实授大同总兵,赏银币,其“擅杀”王朴之事则“功过相抵,不予追究”。对于林宸的“协理之功”,更是轻描淡写,仅口头褒奖。

如此赏赐,与前线的赫赫战功相比,显得如此吝啬与不公。

三、 林府稚语,童真问政

赏赐的消息传到林府,苏明远愤愤不平:“大人!卢督师、曹将军立下如此大功,朝廷竟……竟如此苛待!还有大人您……”

林宸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言,脸上看不出喜怒:“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前线将士用命,非为赏赐。只要能将虏寇驱逐,便是我等最大的心愿。”话虽如此,他紧握的拳头却泄露了内心的不平静。

这时,小林萧拿着他那把小木枪跑了进来,小脸上满是疑惑:“爹爹,我听苏先生说,卢伯伯和曹叔叔立了大功,为什么皇帝伯伯不给好多好多奖赏呢?先生教过,有功就要赏呀!”

林宸看着儿子纯净的眼睛,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向他解释朝堂上那些复杂的权衡与阴暗的心思。

倒是旁边安静看书的林玥,抬起小脸,奶声奶气地说了一句:“是不是……就像我和哥哥抢糕糕,哥哥拿到了,但是被嬷嬷分走了一半?”

童言无忌,却一针见血地道出了某种本质——功劳是挣来的,但分配权却在别人手里,而分配者往往有自己的考量。

小主,

林宸心中一震,将女儿抱到膝上,温言道:“玥儿说得……有几分道理。但这世上之事,比抢糕糕要复杂得多。有些时候,不是你的功劳不够大,而是……分糕糕的人,担心你吃了糕糕长得太壮,以后就不听他的话了。”

小林萧似懂非懂,皱着小眉头:“可是,不打跑坏人,大家不是都没糕糕吃了吗?”

林宸苦笑,摸了摸儿子的头:“是啊,道理很简单。但有些人,宁愿大家都没糕糕吃,也不愿意看到别人吃得比他多,比他壮。”

这番对话,深深印在了两个孩子心中,让他们过早地接触到了这世界并非总是黑白分明的现实。

四、 卢帅来信,志在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