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痛定思痛,林宸强军

何可纲殉国的消息,如同一盆冰水,浇灭了林宸因新政顺利而升起的一丝暖意。他把自己关在书房整整一夜,对着辽东地图,反复推演那场导致何可纲战死的遭遇战。烛火摇曳,映照着他阴沉而疲惫的脸庞。

“大人,您已经一天一夜未合眼了,吃点东西吧。”苏明远端着粥碗,担忧地劝道。

林宸摆摆手,声音沙哑:“吃不下。苏先生,你看这里,”他指着地图上锦州外围的一处山谷,“何将军就是在此地被围。若当时有一支装备精良、反应迅速的斥候,提前预警;若我军火器能更犀利,射程更远,何至于让鞑子如此轻易地合围?”

他猛地一拳捶在地图上,眼中布满血丝:“是我们太弱了!装备不如人,训练不如人!光靠将士血勇,如何能抵挡虎狼之师?!”

苏明远沉默片刻,低声道:“大人,工部匠作司那边,对火铳的改良进展缓慢,那些老师傅,守旧得很……”

“那就绕开工部!”林宸断然道,“我们自己做!”

他立刻行动起来。首先,他以顺天府和都察院的名义,招募了一批不得志的民间巧匠、对西学感兴趣的士子,甚至通过骆养性的关系,从锦衣卫内部找来了几个精通火器、曾与西洋传教士有过接触的能人,在城外西山脚下秘密设立了一个“军械研造所”。

研造所内,炉火日夜不熄。林宸凭借着超越时代的眼光和有限的物理化学知识,提出改进思路:统一火铳口径,研制定装弹药,改进发火装置,甚至尝试给鸟铳加装刺刀。

“林大人,这……这铳管要一般粗细,打造起来费时费力啊!”一个老匠户为难道。

“费时也要做!口径统一,弹药才能通用,战时才不会因弹药不合而贻误战机!”林宸语气不容置疑。

“大人,您说的这个‘燧发’装置,想法是好的,可这簧片力道、燧石角度,太难把握了,十次有八次打不着火……”另一个负责发火装置的匠人抱怨。

“那就试!一百次,一千次地试!直到成功为止!”林宸斩钉截铁,“需要什么材料,尽管开口!银子我来想办法!”

他不仅投入了大量查抄来的赃款,甚至动用了部分自家的积蓄。夫人对此毫无怨言,只是默默地将府中用度一减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