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中其他几人见这两人话语投机,所论皆是如何拥兵自重、经营地方,与他们的清谈话题格格不入,渐渐觉得无趣,便陆续借口告辞离去。片刻后,亭中只剩下曹操与刘隆二人,以及远处侍立的随从。

湖水微澜,清风拂过柳梢,气氛变得有些微妙。

曹操放下酒杯,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炬,盯着刘隆,忽然压低声音问道:“刘公子,以你之见,这大汉天下,气数如何?”

这个问题,极其敏感,近乎大逆不道!充分体现了曹操性格中敢于冒险、试探底线的一面。

刘隆心中凛然,知道这是曹操更深层次的试探。他面色不变,迎上曹操的目光,缓缓道:“孟德兄,可知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故事?”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用了一个典故,暗示天下将有变局。

曹操闻言,瞳孔微微一缩,随即哈哈大笑,笑声洪亮,惊起了湖边几只水鸟。他没有继续追问,而是意味深长地看着刘隆:“刘公子,他日若天下有变,或许你我,还有再见之时。”

刘隆微微一笑,拱手道:“但愿再见之时,是在澄清玉宇、共安社稷的庆功宴上。”

两人心照不宣,都知道这不过是场面话。乱世若真来临,是敌是友,犹未可知。

又闲谈了几句风土人情,刘隆见天色不早,便起身告辞。曹操也未强留,起身相送。

离开西园,走在回官驿的路上,刘隆心潮起伏。与曹操的这次偶遇,时间虽短,却让他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位未来霸主的风采——务实、敏锐、大胆,且深藏野心。

这是一个极其可怕的对手,也是一个……或许在某个阶段可以借力的盟友。刘隆心中暗暗记下了这笔。在这波澜壮阔的时代,与这些顶尖人物的交集,必将成为他未来道路上重要的变量。

洛阳之行,虽见识了朝廷的腐朽,却也意外邂逅了未来的枭雄。这趟旅程,收获远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