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关中,长安。
这座历经沧桑的旧都,如今已成为魏军西进南下的巨大兵站和前进基地。
巨大的武库内,矛戟如林,弓弩似山,崭新的环首刀反射着幽冷寒光。
匠作监的工匠们日夜不休地检查、保养着军械。
城外,连绵的军营望不到边际,从凉州、并州、冀州等地调来的精锐部队正在陆续抵达,进行整编磨合。
张合的中军大帐已设于长安城外。
他正与先期抵达的将领们研究着地图,尤其是那曲折险峻的秦岭诸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
“粮草辎重,主要走褒斜道和故道(陈仓道),虽绕远,但较为平坦。奇兵可考虑傥骆道或子午道,但风险极大……”
张合手指在地图上划过。 黄忠抚须道:
“老夫之射声营,可于险处压制敌军,掩护大军通过。”
文丑傲然道:
“何须如此麻烦!给某精锐铁骑,即便山路难行,也要踹破他张鲁的营寨!”
他显然忘了地形限制。
于禁沉稳道:
“文将军勇武,然山地作战,骑兵难以展开。还需步步为营,依仗弩兵与工兵。”
庞德在一旁默默听着,努力适应着魏军的作战风格和节奏。
曹操则在自己的营帐中,与程昱派来的玄耳阁密探低声交谈着,手指在几份关于汉中人物关系的密报上轻轻敲击。
渭水之上,舟楫往来如梭。
数以千计的漕船,满载着从东方各州征调来的粮谷,逆流而上,驶向长安附近的仓城。
岸边的驰道,更是车马络绎不绝。
民夫在官吏的组织下,喊着号子,推动着满载草料、豆料、盐巴、药材的大车。
糜氏商行的车队格外醒目,他们不仅运输军粮,还带来了大量的肉干、酱菜甚至酒水,以丰富军需,提升士气。
负责后勤的官员忙得脚不沾地,核对簿册,清点物资,分配库房。
整个关中平原,弥漫着一股紧张而有序的战争气息。
“王相有令,所有粮草必须储存于高地干燥处,谨防霉变!”
“技研司拨发的三千具防潮油布,即刻分发各营!”
一道道命令被传递执行。
魏国历经多年改革和新政,其强大的后勤组织能力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与此同时,玄音台的文士们撰写的檄文,已被抄写无数份。
有的由信使携带,快马送至荆州、汉中边境,设法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