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永恒的冰封之地,极光在夜空中如同幽灵般舞动。根据“镜像闪烁”反弹锁定的模糊坐标,雷烈麾下一支由六人组成的精锐侦察小队,代号“雪狐”,经过数日艰苦的潜行,终于抵达目标区域——一片看似毫无异状、被厚达数十米冰层覆盖的古老冰川。
(队员A内心:坐标没错,但这里除了冰就是雪,“沙盘”的节点会藏在这种地方?)
借助高精度冰层穿透雷达和地磁异常探测器,“雪狐”小队很快在冰川底部发现了一个巨大的人造热源信号和复杂的金属结构。入口极其隐蔽,伪装成一个因气候变化而裂开的冰缝,内部却是一条向下延伸、灯火通明、充满未来科技感的通道。
“发现目标设施,规模超乎想象,防卫等级未知。请求进一步指示。”小队队长压低声音,通过量子加密通讯汇报。
“启明”总部,抉择时刻
指挥中心,雷烈的伤臂仍吊着绷带,但眼神锐利如常。他看向林晚晚:“林总,确认是‘沙盘’节点,甚至可能是重要枢纽。是继续侦察,还是……”
林晚晚凝视着屏幕上“雪狐”传回的模糊结构图和热源信号,没有犹豫:“机会稍纵即逝。‘雪狐’小队,授权执行‘破冰’计划第一阶段,潜入设施,安置信标和微型侦察单元。注意,你们的任务是获取情报,不是强攻,一旦暴露,立即撤退。”
(林晚晚内心:父母留下的“镜像”需要目标,这个节点,必须拿下!)
与此同时,在杜博士的实验室里,小型化“镜像”装置的研发取得了关键突破。基于对“沙盘”意识共振频率的更精确理解,他们成功将核心反射单元缩小到了徽章大小,虽然防护强度和持续时间远不如大型装置,但足以在关键时刻抵御一次中等强度的意识侵蚀,并为佩戴者提供宝贵的清醒时间。首批二十枚试做型“守护符”被紧急生产出来,优先配发给林晚晚、核心团队成员以及深入险境的“雪狐”小队。
“清洁工”的绝境陷阱
城市另一端,被逼入绝境的“清洁工”如同受伤的孤狼。多次失败,让他失去了组织的完全信任,也耗尽了他大部分的资源和藏身点。他知道,常规手段已无法完成任务。
(“清洁工”内心:既然无法精准清除,那就……让整个巢穴为之震动。)
他放弃了一切隐匿,选择了一个最直接、最疯狂的方式。他通过一个无法追踪的加密频道,向“启明”总部发送了一段挑衅信息,附上了一个坐标——那是位于城市边缘、隶属于“启明”合作伙伴的一家精密仪器工厂,里面存放着为“镜像”装置量产准备的关键核心元件生产线。
信息很简单:“最后的礼物,签收地点在此。来,或看着它毁灭。”
这是一个赤裸裸的阳谋。他知道“启明”绝不会坐视关键生产线被毁,尤其在这个“镜像”技术刚刚看到曙光的时刻。他要在那里,利用预设的爆炸物和地形,与赶来处置的“启明”精英,特别是很可能出现的雷烈,做一个了断。即使无法杀死林晚晚,也要斩断她最倚重的臂膀,重创“启明”的防卫核心。
工厂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