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下看: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老爷道:“这是风筝。”
三姑娘探春笑着点头:“是。”
接着是:
“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
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
老爷叹道:“这是佛前海灯。”
四姑娘惜春平静地答:“是海灯。”
老爷的目光在那些谜面上逡巡,脸色却渐渐沉了下来。爆竹一响而散,算盘纷乱如麻,风筝漂泊无依,海灯清净孤寂……这上元佳节,合家团圆之时,姑娘们做的谜底,怎么都透着些……不吉利的意味?
老爷勉强继续看,是宝姑娘的一首七言律诗: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
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老爷看完,默然良久。宝姑娘这谜,虽物事平常,但那诗句里透出的煎熬、无奈与看破,出自一个闺阁少女之手,在老爷看来,只怕更是大大的不祥之兆。
老太太何等眼明心亮,见他如此光景,只道他是朝务劳累,又怕他拘束了大家,便慈声道:“你竟不必猜了,去安歇吧。让我们再坐一会,也好散了。”老爷如蒙大赦,连声答应着“是”,又勉强劝了贾母一杯酒,这才告退。
几乎就在门帘落下的瞬间,一股活气儿“嗡”地一声在厅堂里漾开。宝二爷第一个跳起来,如同解了金绳、脱了玉锁的孙猴子,三两步就蹿到围屏灯前,指着上面的谜题,指手画脚,“这个这一句太直白了,失了含蓄!那个立意虽好,措辞却不够精巧!啧啧……”
宝姑娘抿唇一笑,温言道:“还像适才坐着,大家说说笑笑,岂不斯文些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