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新徒入门,风起云涌

林氏突然伸出手,轻轻摸了摸小青的腕脉。她学医半辈子,这点功夫自然不在话下。片刻后,她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这丫头底子不错,脉息稳当,学过基础医理。” 她转头看向苏晚,眼神里有几分当年苏晚他爹教她认药时的温柔与怀念。“当年你爹也是这样,见着肯学的孩子就往药铺里领。现在轮到你传下去了。” 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感慨,仿佛又回到了那段充满温暖与传承的岁月。

苏晚的动作一顿,酒液顺着纱布缓缓滴在青石板上,发出一声清脆的 “嗒”,仿佛一滴水珠落在平静的湖面,泛起层层回忆的涟漪。她想起穿来那天,林氏咳得直不起腰,却依旧强撑着身子,为逃荒的妇人接生,那专注而坚定的眼神,仿佛在与死神争夺生命;想起医馆刚开张时,日子穷得买不起针线,她便用缝衣针消毒后,小心翼翼地给人缝伤口,每一针都缝进了她对生命的敬畏;想起今天药市大会上,百姓们举着青菜,齐声高喊 “苏大夫”,那声音如雷鸣般响亮,满是对她的信任与感激。

“收了吧。” 林氏替小青理了理湿发,动作轻柔而慈爱。“你一个人能看多少病人?总得有人接着干。” 她的话如同重锤,敲在苏晚的心坎上。

小青像是听到了世上最动听的声音,突然伸出手,紧紧抓住苏晚的手。她的手还凉着,但力气却不小,仿佛抓住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我会熬药,会认百八十味药材,会背《汤头歌诀》......” 她急切地说着,眼中闪烁着光芒,那是对医学的热爱与渴望。

苏晚低头看着她,炭火映得她左眼角的痣泛着暖光,像是一朵在雪地里顽强绽放的小花,充满了生机与希望。“先把伤养好。” 她轻轻抽回手,继续专注地处理伤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温柔。“明天开始,你睡西厢房。”

小青的眼泪又掉下来,这次她没有出声,只是拼命地点头,那动作像是在向全世界宣告她的决心与感激。

三日后清晨,柔和的阳光如金色的纱幔,轻轻洒在医馆门口。医馆门口多了块新漆的木牌 ——“活死人医学堂”。那木牌的漆色鲜亮,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光芒,仿佛在诉说着新的希望与开始。苏晚站在台阶上,目光扫过底下挤成一团的孩子。人群中有住在后巷的小乞儿,他穿着破旧的衣衫,脸上带着好奇与期待,眼睛里闪烁着灵动的光芒;有卖菜王婶的二丫头,扎着两个羊角辫,脸上红扑扑的,透着一股质朴与纯真;还有个穿着洗得发白的灰布衫的中年男人 —— 前太医院杂役老周,他昨天蹲在医馆门口等了一整天,眼神里满是执着与渴望,说想跟着学处理外伤。

“我教的不是把脉开方。” 苏晚提高声音,声音清晰而有力,如同洪钟般在空气中回荡。“是怎么在人断气前拉回来,怎么让刀伤不烂,怎么让难产的妇人母子平安。” 她的目光扫过底下那一双双发亮的眼睛,那眼神里满是对知识的渴望,如同点点繁星。“想学的,明天辰时来。我只收十个。” 话音刚落,人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那声音如同汹涌的浪潮,充满了热情与期待。

小青挤在最前头,左腹的伤裹着干净的纱布,在阳光的映照下,那纱布洁白如雪。她的眼睛亮得像夜空中闪烁的星子,满满的都是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

晌午时分,炽热的阳光高悬天空。医馆外突然响起一阵清脆的铜锣声,“当当当” 的声音打破了午后的宁静。李将军穿着玄色甲胄,那甲胄在阳光下闪耀着冰冷的金属光泽,每一片铁片都仿佛在诉说着战场的威严。他带着两队禁军,步伐整齐有力,“刷刷刷” 的脚步声如同整齐的鼓点。禁军们捧着一块金漆木匾,缓缓走过来。那匾上 “济世救人” 四个大字,是皇帝的御笔,字体刚劲有力,每一笔每一划都仿佛蕴含着无上的权威与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