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汉纪五十七】

司马徽为人清雅,善于鉴识人才。同郡的庞德公一向名望很高,司马徽像对待兄长一样侍奉他。诸葛亮每次到庞德公家,都独自跪拜在床下(表示尊敬),庞德公起初也不阻止。庞德公的侄子庞统,少年时朴实迟钝,无人赏识,只有庞德公与司马徽器重他。庞德公曾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字德操)为“水镜”;所以司马徽(德操)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和庞统。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戊子年,公元208年)

春季,正月: 司徒赵温征召曹操的儿子曹丕为僚属。曹操上表说:“赵温征召我的子弟为官,选拔官员不依据真实才能。”朝廷于是罢免了赵温。

曹操训练水军: 曹操回到邺城,开凿玄武池以训练水军。

甘宁投奔孙权: 当初,巴郡人甘宁率领奴仆宾客八百人投奔刘表。刘表是个儒生,不懂军事。甘宁观察刘表终将一事无成,担心一旦部众离散,自己也会遭殃,就打算东投孙权。但黄祖驻守夏口,甘宁无法通过,只好暂且留下依附黄祖,一留三年,黄祖只把他当作普通人看待。孙权进攻黄祖,黄祖军队战败逃跑,孙权的校尉凌操率兵急追。甘宁擅长射箭,率兵在后掩护,射死了凌操,黄祖因此得以逃脱。收兵回营后,黄祖对待甘宁依然如故。黄祖的都督苏飞多次推荐甘宁,黄祖不予重用。甘宁想离开,又怕难以脱身;苏飞就向黄祖建议,任命甘宁为邾县县长。甘宁于是借机逃亡投奔孙权。周瑜、吕蒙共同推荐他,孙权对他特别器重,如同旧臣。甘宁向孙权献策说:“如今汉朝国运日益衰微,曹操终究要篡位。荆州之地,山川险要,实在是国家西面的屏障。我观察刘表,既缺乏远虑,儿子又不成器,不是能继承基业的人。主公应当及早图谋荆州,不可落在曹操后面。图谋的计划,应先攻取黄祖。黄祖现已年老昏聩,钱财粮草都缺乏,左右亲信贪赃放纵,官兵心中怨恨,战船武器废弃不修,农事荒废,军队纪律涣散。主公现在前去进攻,必定能击破他。一旦击破黄祖,便可大张旗鼓西进,占据楚关(益阳境内),势力范围大大扩展,就可以逐步规划夺取巴蜀了。”孙权深表赞同。张昭当时在座,提出质疑说:“如今江东局势不稳,如果大军真的西进,恐怕会引发内乱。”甘宁对张昭说:“国家把萧何那样的重任托付给您,您留守后方却担忧内乱,怎么能效法古人呢!”孙权举杯向甘宁敬酒说:“兴霸(甘宁字),今年讨伐黄祖,就像这杯酒,我已决定交给你了。你只管努力筹划方略,务必攻克黄祖,那就是你的大功,何必在意张长史(张昭)的话呢!”

孙权攻杀黄祖: 孙权于是率军西进攻打黄祖。黄祖用两艘以生牛皮蒙覆的大型战船(蒙冲)横锁江面,扼守沔口(汉水入长江口),船用棕绳拴上巨石固定(矴),船上有上千士兵,用弓弩交叉射击,箭如雨下,孙军无法前进。偏将军董袭与别部司马凌统担任前锋,各率敢死队一百人,每人身穿两层铠甲,乘大船,冲入蒙冲船之间。董袭挥刀砍断两条棕绳,蒙冲船失去固定随水漂流,孙军主力才得以前进。黄祖命令都督陈就率水军迎战。平北都尉吕蒙率前锋部队,亲自斩杀陈就。于是孙军将士乘胜水陆并进,逼近黄祖的城池(夏口),全军猛攻,终于攻破城池大肆屠杀。黄祖脱身逃跑,被追上斩杀,孙权俘获黄祖部众男女数万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甘宁救苏飞: 孙权预先做了两个木匣,打算用来装黄祖和苏飞的人头。孙权为众将领设宴庆功,甘宁离席叩头,血泪交流,对孙权述说苏飞往日的恩情:“我甘宁当初若不是遇到苏飞,早已尸骨无存,哪还能在主公麾下效力?如今苏飞罪该处死,我斗胆恳求将军饶他一命。”孙权被他的话感动,说:“现在就为你赦免他。但如果他逃跑怎么办?”甘宁说:“苏飞免于身首异处,受再生之恩,赶他走都不会走,哪还会图谋逃跑呢!如果他真跑了,我甘宁愿将头颅装入木匣。”孙权于是赦免了苏飞。凌统怨恨甘宁杀了他的父亲凌操,常想杀死甘宁。孙权命令凌统不得报仇,并让甘宁率兵驻防别处。

夏季,六月: 朝廷废除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官职,重新设置丞相、御史大夫。癸巳日(六月九日),任命曹操为丞相。

曹操设置丞相府属官: 曹操任命冀州别驾从事崔琰为丞相西曹掾(主管府内官员任免),司空东曹掾陈留人毛玠为丞相东曹掾(主管朝廷官员任免),元城县令河内人司马朗为主簿(主管文书),任命司马朗的弟弟司马懿为文学掾(主管教育文化),任命冀州主簿卢毓为法曹议令史(主管司法)。卢毓是卢植的儿子。崔琰、毛玠共同负责官员的选拔,他们举荐任用的都是清廉正直的人士,虽然当时有名望但行为虚浮不实的人,始终得不到提拔。他们提拔敦厚务实的人,排斥浮华虚伪的人;进用谦虚退让的人,抑制结党营私的人。因此天下的士人无不以廉洁的节操自我激励,即使是显贵宠信的大臣,车马服饰也不敢超越制度。以至于地方长官回京述职时,蓬头垢面,衣衫破旧,独自乘坐简陋的柴车;军吏进官府办公,穿着朝服徒步而行。在上位者廉洁,社会风气也随之改变。曹操听说后,感叹道:“用人得当到这个地步,能使天下人自我约束,我还有什么可做的呢!”

司马懿出仕: 司马懿,少年时就很聪明通达,有雄才大略。崔琰曾对他哥哥司马朗说:“你弟弟聪明诚实,刚毅果断,才智超群,不是你比得上的。”曹操听说后征召司马懿。司马懿借口患有风痹病(肌肉萎缩麻木)推辞。曹操大怒,想逮捕他,司马懿害怕了,只得接受官职。

张辽平乱: 曹操派张辽驻守长社。临出发时,军中有人谋反,乘夜惊乱起火,全军骚动。张辽对左右说:“不要乱动!这不是全营造反,必定是少数制造叛乱的人想以此扰乱人心。”于是下令军中:“不是反叛的人安静坐好!”张辽率领亲兵数十人站在军营中央。不久,骚动平息,随即抓获了主谋,将其处死。

诸将和睦: 张辽驻守长社,于禁驻守颍阴,乐进驻守阳翟。这三位将领都意气用事,互不和睦。曹操派司空主簿赵俨同时参与三军事务,遇事从中调解开导,于是他们逐渐和睦。

马腾入朝: 当初,前将军马腾与镇西将军韩遂结为异姓兄弟,后来因部属互相侵犯,反目成仇。朝廷派司隶校尉钟繇、凉州刺史韦端调解矛盾,征召马腾入朝驻守槐里。曹操准备南征荆州,派张既劝说马腾,让他放弃军队入朝为官。马腾起初答应,后又犹豫不决。张既怕他变卦,就下令沿途各县准备粮草物资,郡太守到郊外迎接。马腾不得已,只好启程东行。曹操上表任命马腾为卫尉,任命他的儿子马超为偏将军,统领马腾的旧部,将马腾的家属全部迁到邺城。

秋季,七月: 曹操率军南下,进攻荆州牧刘表。

八月,丁未日(八月二十四日): 任命光禄勋山阳人郗虑为御史大夫。

壬子日(八月二十九日): 太中大夫孔融被处死,暴尸街头。

孔融之死: 孔融倚仗自己的才华名望,多次戏弄侮辱曹操,言辞偏激,常常触犯曹操。曹操因孔融名重天下,表面上容忍而内心十分忌恨。孔融又上书说:“应该遵照古代京畿的制度,在国都周围千里之内,不得建立封国(意指限制诸侯势力)。”曹操怀疑孔融议论的范围越来越广,更加忌惮。孔融与郗虑有矛盾,郗虑秉承曹操的意旨,罗织孔融的罪状,指使丞相军谋祭酒路粹上奏说:“孔融从前在北海国时,见朝廷不安定,就招集徒众,图谋不轨。后来与孙权的使者谈话,又诽谤朝廷。此外,他从前与平民祢衡行为放荡,互相吹捧,祢衡称孔融为‘仲尼(孔子)不死’,孔融回称祢衡是‘颜回(孔子弟子)复生’。大逆不道,应该处以极刑。”曹操于是下令逮捕孔融,连同他的妻子儿女一起处死。当初,京兆人脂习与孔融交好,常劝诫孔融性格过于刚直,必定会招来灾祸。等到孔融被杀,许都城中没有人敢收尸。脂习前去抚着孔融的尸体说:“文举(孔融字)丢下我而死,我为什么还活着!”曹操下令逮捕脂习,想处死他,不久又赦免了他。

刘表家事与荆州投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琦避祸: 当初,刘表有两个儿子刘琦、刘琮。刘表为刘琮娶了后妻蔡氏的侄女为妻,蔡氏因此喜爱刘琮而厌恶刘琦。刘表的妻弟蔡瑁、外甥张允都受到刘表宠信,他们天天在刘表面前诋毁刘琦而称赞刘琮。刘琦深感不安,向诸葛亮请教保全自己的办法,诸葛亮不回答。后来刘琦请诸葛亮到后花园高楼上,令人撤去梯子,对诸葛亮说:“现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话从您口中说出,只进入我的耳中,可以说了吗?”诸葛亮说:“您难道没看到春秋时晋国的申生留在国内遇害,而重耳(晋文公)逃亡在外反而安全吗?”刘琦顿时醒悟,暗中谋划离开襄阳的机会。正好黄祖被杀,刘琦请求接替黄祖的职位,刘表便任命刘琦为江夏太守。后来刘表病重,刘琦回襄阳探病。蔡瑁、张允担心他们父子相见会感动亲情,刘表可能改变主意托付后事,就对刘琦说:“将军(刘表)命您镇守江夏,责任重大;如今您擅离职守回来,必定会惹他发怒。损害父亲的欢心,加重他的病情,这不是孝顺之道。”于是将刘琦挡在门外,不让他见刘表。刘琦流着眼泪离开。刘表去世后,蔡瑁、张允等人就拥立刘琮继任荆州牧。

刘琮投降: 刘琮将侯爵的印信(刘表封成武侯)授予刘琦,让他继承爵位。刘琦大怒,把印信扔在地上,准备借奔丧之机起兵发难。正在这时,曹操大军已到荆州,刘琦只得逃往江南。

劝降: 章陵太守蒯越及东曹掾傅巽等人劝说刘琮投降曹操,说:“逆顺有根本的道理,强弱有固定的形势。以臣属的身份抗拒君主,是大逆不道;以新掌控的荆州(楚地)来对抗中原朝廷,必然危险;用刘备去抵挡曹公,更是不当。这三方面我们都处于劣势,凭什么抵抗敌人?而且将军您自己估计比得上刘备吗?如果刘备抵挡不住曹公,那么即使我们保全整个荆州也不能自存;如果刘备足以抵挡曹公,那么他就不会屈居将军之下了。”刘琮听从了他们的意见。

刘备南撤: 九月,曹操到达新野,刘琮于是献出整个荆州投降,派人拿着符节迎接曹操。曹操的将领们怀疑刘琮有诈,娄圭说:“天下纷乱,各方都想借朝廷的名义抬高自己。如今他拿着符节来迎接,一定是真心归顺。”曹操于是率军前进。当时刘备驻军樊城,刘琮不敢把投降的事告诉他。过了很久刘备才察觉,派亲信去问刘琮,刘琮派属官宋忠去向刘备传达旨意(投降决定)。此时曹操大军已到宛城,刘备大惊失色,对宋忠说:“你们这些人如此办事,不早点告诉我,如今大祸临头才告诉我,不是太过分了吗!”拔出刀指着宋忠说:“现在砍下你的头,也不足以解我心头之恨,况且大丈夫临别时也不屑于杀你这种人。”放走了宋忠。于是召集部属商议对策。有人劝刘备进攻刘琮,夺取荆州。刘备说:“刘荆州(刘表)临终时托孤于我,我若背信弃义只求自保,这种事我不做,否则死后有何面目去见刘荆州!”刘备率领部众撤离,经过襄阳时,停下马呼喊刘琮;刘琮害怕,不敢露面。刘琮的左右亲信和荆州的士民很多都归附了刘备。刘备到刘表墓前辞别,痛哭流涕而去。到达当阳时,跟随刘备的百姓已有十余万人,辎重车几千辆,每天只能走十余里。刘备另派关羽率船队数百艘,命令他到江陵会合。有人对刘备说:“应赶快行军保住江陵,如今虽然人多,但能打仗的士兵很少,如果曹军追到,怎么抵抗?”刘备说:“成就大事必须以人为本,如今百姓归附我,我怎能忍心抛弃他们!”

习凿齿评论: 习凿齿评论说:刘备虽然处境艰难危险,但他的信义更加昭着;形势紧迫危急,但他的言论不失正道。他追念刘表的旧恩,情义感动三军将士;眷恋追随他的义士,甘心与他们同败。他最终能成就大业,不正是应该的吗!

王威之计: 刘琮的部将王威劝刘琮说:“曹操听说将军已经投降,刘备也已逃走,必然松懈无备,只率轻装部队先行推进。如果拨给我几千奇兵,在险要之处伏击,可以擒获曹操。擒获曹操,就能威震四海,岂止是保住今日的地位!”刘琮没有采纳。

长坂坡之战: 曹操因江陵存有大量军用物资,怕刘备抢先占据,于是留下辎重,轻装急行赶到襄阳。听说刘备已经过去,曹操亲率精锐骑兵五千人急速追赶,一天一夜跑了三百多里,在当阳县的长坂坡追上刘备。刘备丢下妻子儿女,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人骑马逃走。曹操俘获了大量的人马和辎重。

赵云救阿斗: 徐庶的母亲被曹军俘获,徐庶向刘备告辞,指着自己的心说:“我本想与将军共图王霸大业的,全凭这颗心。如今老母失散,方寸已乱,对大事已无益处,请就此告别。”于是投奔曹操。

张飞断后: 张飞率领二十名骑兵断后,他据守河岸,拆断桥梁,怒目横矛,喝道:“我是张翼德(张飞字益德),谁敢来决一死战!”曹军无人敢靠近。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