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汉纪四十一】

夏季: 发生旱灾。

五月,丙寅日(初二): 邓太后来到洛阳寺(官署名,或指监狱)及若卢狱(诏狱名)复审囚徒。洛阳有一名囚犯,实际上没有杀人却被拷打致自诬,身体瘦弱困顿,被人抬来见太后,他畏惧官吏不敢申冤,将要离去时,抬起头像要诉说的样子。太后察觉后叫他回来询问情况,完全查清了冤枉的实情。当即下令将洛阳令逮捕入狱抵罪。太后一行还未回到皇宫,及时雨就倾盆而下。

六月: 京城洛阳及四十个郡国发生大水、大风和冰雹灾害。

秋季,七月: 太白星(金星)进入北斗星座。

闰七月,辛丑日(初九): 广川王刘常保去世。没有子嗣,封国撤销。

癸未日(疑误,或为内附日): 蜀郡边境外的羌人献出土地归附汉朝。

冬季: 邓骘派任尚及从事中郎、河内郡人司马钧率领各郡郡兵,在平襄(属汉阳郡)与滇零等数万羌军交战。任尚军大败,八千余人战死。羌军势力从此大为强盛,朝廷无法控制。湟中(青海东北部)地区各县,谷价每石高达一万钱。百姓死亡不计其数,粮食运输极为艰难。

原左校令、河南郡人庞参: 先前因触犯法律被罚作苦工(输作若卢狱)。他让儿子庞俊上书说:“目前西州(凉州)流民动荡不安,而朝廷征发不绝,水灾不息,地力不能恢复,加上大军压境,百姓因远道服役而疲惫不堪,农业劳力消耗于运输,资财耗尽于征调,田地无法开垦,庄稼不得收割,百姓两手空空,困苦穷极,对来年秋天不再抱希望。百姓的力量耗尽,再也无法忍受了。臣愚见认为,与其万里转运粮饷,远赴羌戎之地作战,不如集中兵力休养生息,等待敌人疲惫。车骑将军邓骘应暂且班师,留下征西校尉任尚,让他督导凉州官民转居到三辅(京兆、左冯翊、右扶风)地区。停止徭役使百姓得以按时耕作,减免繁重的赋税以增加百姓的财富,让男子能够耕种,女子能够纺织。然后积蓄精锐部队,乘敌人懈怠沮丧之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那么边民的仇恨可以报复,战败的耻辱也可以洗雪了。”奏书呈上,恰逢樊准也上书保荐庞参。邓太后立即将庞参从刑徒中提拔出来,召见他并任命他为谒者,派他西去督导三辅各军屯驻事宜。

十一月,辛酉日(二十九日): 下诏命邓骘回师,留下任尚驻扎汉阳郡,负责各军的调度。朝廷派使臣隆重迎接邓骘,任命他为大将军。邓骘到达洛阳后,邓太后又派大鸿胪(掌管礼仪)亲自出迎,中常侍(宦官)到郊外慰劳。亲王、公主以下的群臣则在路旁等候。邓骘所得的恩宠荣耀极为显赫,声势震动京城内外。

小主,

滇零自称天子: 在北地郡招集武都郡的参狼羌、上郡、西河郡的各支羌胡部落,切断陇道,进犯掠夺三辅地区,向南攻入益州,杀死汉中太守董炳。梁慬接受诏命,本应驻扎金城,但听说羌军进犯三辅,便立即率军赶来迎敌。转战于武功、美阳(均在右扶风)一带,接连击败并赶走羌军,羌人稍向后撤退散。

十二月: 广汉郡塞外的参狼羌部落归降。

本年: 十二个郡国发生地震。

汉殇帝年号沿用:永初三年(己酉,公元109年)

春季,正月,庚子日(初九): 汉安帝(刘祜)举行成年加冠礼(元服)。大赦天下。

朝廷派遣骑都尉任仁: 督率各郡屯驻的军队救援三辅。任仁多次出战失利。当煎、勒姐羌部落攻陷破羌县(属金城郡),钟羌部落攻陷临洮县(属陇西郡),俘虏了陇西南部都尉。

三月: 京城洛阳发生大饥荒,出现人吃人的现象。壬辰日(疑误,或为谢罪日): 三公及九卿到宫门请罪。下诏:“务必思考变革恢复之道,以弥补朕的不足。”

壬寅日(十二日): 司徒鲁恭被免职。鲁恭曾两次担任三公,由他征召举荐的才学优异之士,官至列卿、郡太守的有几十人。而他门下的一些老部下,有的却未得到举荐,因而心怀怨恨。鲁恭听说后说:“学问讲解得不明白,才是我担忧的事。诸位儒生不是可以由地方举荐吗(何必走我的门路)!”他终究不肯举荐,也不提及此事。学者向他求学,他必定反复诘问,直到对方学通义理,才让他们离去。学者们说:“鲁公的讲解和评论,不是轻易能得到的。”

夏季,四月,丙寅日(初七): 任命大鸿胪、九江郡人夏勤为司徒。

三公因国家经费不足: 奏请准许官吏和百姓用钱谷买官,买官的多少各有等差:关内侯、虎贲郎、羽林郎、五官大夫、官府吏、缇骑(执金吾属下的骑兵)、营士(五校营士)等。

甲申日(二十五日): 清河愍王刘虎威(刘庆子)去世,没有子嗣。五月,丙申日(初七): 封乐安王刘宠(刘庆弟)的儿子刘延平为清河王,作为清河孝王刘庆的后嗣。

六月: 渔阳郡的乌桓部落与右北平的胡人一千余人,侵犯代郡、上谷郡。

汉人韩琮跟随南匈奴单于入京朝见: 返回后,对南匈奴单于说:“函谷关以东地区发生水灾,人民因饥饿死光了,现在正是进攻(汉朝)的好时机。”单于听信了他的话,于是起兵反叛。

秋季,七月: 海贼张伯路等侵犯沿海九郡,杀死郡太守、县令、县长。朝廷派遣侍御史、巴郡人庞雄督率州郡兵进行讨伐。张伯路等人求降,但不久又再度聚集。

九月: 雁门郡的乌桓首领无何允(人名)与鲜卑大人丘伦等,以及南匈奴的骨都侯(高级官职)联合,率领七千骑兵进攻五原郡,与五原太守在高渠谷(属五原郡)交战,汉军大败。

南匈奴单于: 在美稷县(属西河郡)包围了中郎将耿种。

冬季,十一月: 朝廷任命大司农、陈国人何熙代理车骑将军职务,中郎将庞雄为副将,统领五营兵(北军五校)及边境各郡兵二万余人,又诏令辽东太守耿夔率领鲜卑兵及各郡兵共同参战。任命梁慬代理度辽将军职务。庞雄、耿夔进攻南匈奴薁鞬日逐王(匈奴王号),击败南匈奴军。

十二月,辛酉日(初五): 九个郡国发生地震。

乙亥日(十九日): 有异星出现在天苑星座。

本年: 京城洛阳及四十一个郡国连降大雨,并州、凉州发生大饥荒,出现人吃人的现象。

邓太后因阴阳不和: 又接连调兵征战,下诏在年终驱逐疫鬼仪式(大傩)中,逐疫的童子人数减半,不再演出杂技,也不奏乐。

汉殇帝年号沿用:永初四年(庚戌,公元110年)

春季,正月: 在举行元旦朝会时,撤去宫廷乐队演奏,不陈列乘舆车驾(充庭车)。

邓骘身居大将军高位: 颇能推举贤能之士。他推荐何熙、李合等人进入朝廷任职,又延聘弘农人杨震、巴郡人陈禅等作为自己的幕僚,受到天下人的称赞。杨震自幼孤贫好学,通晓欧阳《尚书》,知识广博,儒生们称他为“关西孔子杨伯起(杨震字伯起)”。他教授学生二十多年,不接受州郡官府的征召任命。人们认为他年岁已大,步入仕途已晚,但他的志向却更加坚定。邓骘听说后就征召他。当时杨震已五十多岁,接连出任荆州刺史和东莱太守。在去东莱郡的路上,经过昌邑县(属山阳郡),他先前所举荐的荆州茂才(秀才)王密正任昌邑县令。夜里,王密揣着十斤金子来送给杨震。杨震说:“老朋友了解你,你却不了解老朋友,这是为什么?”王密说:“黑夜无人知道。”杨震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能说无人知道!”王密惭愧地出门走了。杨震后转任涿郡太守。他公正清廉,子孙经常吃素菜,出门步行。老朋友中有人想让他为子孙置办产业,杨震不肯,说:“让后代人说他们是清官的子孙,把这当作遗产留给他们,不也很丰厚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伯路再次进攻郡县: 杀死郡太守和县令,跟随他的党徒日渐增多。朝廷下诏,派遣御史中丞王宗持符节,征调幽州、冀州的各郡郡兵,合计数万人。征召宛陵县令、扶风人法雄为青州刺史,与王宗合作力讨伐张伯路。

南匈奴单于围攻耿种达数月之久: 梁慬、耿夔在属国故城(当为五原属国)斩杀南匈奴别将。单于亲自率军迎战,梁慬等再次将其击败。单于于是率军退回虎泽(地名)。

丙午日(二十一日): 下诏削减文武百官及州郡县各级官吏的俸禄,各有等差。

二月: 南匈奴侵犯常山国(封国)。

滇零派遣羌军进攻褒中县(属汉中郡): 汉中太守郑勤移驻褒中。任尚率军长久在外征战,劳而无功,百姓无法从事农业和桑蚕之业。于是朝廷下诏命任尚率领官吏兵士返回长安屯驻,遣散驻扎在南阳、颍川、汝南三郡的官兵。乙丑日(初十): 开始在长安设置京兆虎牙都尉,在雍县(右扶风治所)设置扶风都尉,如同西汉在三辅地区设置都尉的旧例。

谒者庞参向邓骘建议: 将边境各郡因贫困而无法生存的百姓迁徙到三辅地区居住。邓骘同意,便想放弃凉州,集中力量对付北方的边患。于是他召集公卿商议,说:“这就好比是破衣服,拿其中的一件去补另一件,还能得到一件完好的。如果不这样,将是两件都保不住。”公卿们都认为有理。郎中、陈国人虞诩对太尉张禹说:“大将军(邓骘)的计策不可行,理由有三点:先帝(光武帝)开拓疆域,历尽辛劳才得以平定,如今却因害怕耗费一点经费,便将它全部丢弃,这是不可行的第一点。丢弃凉州以后,便以三辅为边塞,皇家祖陵墓园便暴露在外(无屏障),这是不可行的第二点。俗话说:‘关西出将,关东出相。’忠勇的武士、善战的猛将,大多出自凉州。当地民风雄壮勇猛,熟习军事。如今羌人、胡人之所以不敢占据三辅作为心腹之患,是因为凉州在他们的背后。凉州士民之所以手执兵器冲锋陷阵,冒着箭雨飞石冲锋陷阵,父亲战死沙场,儿子继续战斗,无反顾之心,是因为他们归属于汉朝。如今朝廷推开凉州、割断抛弃它,百姓安于故土而不愿迁徙,必然伸长脖子怨恨说:‘朝廷把我们丢给了夷狄!’即使是忠义善良之人,也不能没有怨恨。如果突然有人起事,乘着天下饥馑和国力虚弱的时机,豪强英雄聚会,量才推选领袖,驱使氐人、羌人做前锋,席卷东进,即使有孟贲、夏育(古勇士)当兵,姜太公为将,恐怕也抵挡不住。果真如此,那么函谷关以西,历代帝陵和旧京长安将不再归汉朝所有,这是不可行的第三点。倡议者用补破衣作比喻,认为还能保全一件,而我担心局势正如毒疮侵蚀肌肤,会蔓延恶化而没有止境!”张禹说:“我没有考虑到这些,没有你这番话,几乎要坏了国家大事!”虞诩进而建议张禹:“网罗凉州当地的英雄豪杰,将州牧、郡太守的子弟带到朝廷,让中央各官府分别任用数人,表面上是一种奖励,回报他们的功劳;而实际上是将他们控制起来,防止叛变。”张禹认为他的建议很好,再次召集大将军、太尉、司徒、司空等四府(四府)商议,众人都同意虞诩的意见。于是征召凉州地区有势力和有影响的人士到四府担任属官,并将当地州牧、太守、县令(长)的子弟任命为郎官,进行安抚。邓骘因此对虞诩怀恨在心,打算用法律陷害他。恰逢朝歌县叛匪宁季等数千人造反,攻杀县长等官吏,一连几年州郡官府无法镇压。于是邓骘便任命虞诩为朝歌县长。虞诩的故人旧友都为他担忧,虞诩却笑着说:“做事不避艰难,是做臣子的职责。不遇到盘根错节的难题,就无法识别锋利的器具(利器),这正是我建功立业的时机!”他一到任,就去拜见河内太守马棱。马棱说:“您是一位儒者,应当在朝廷出谋划策,如今却到了朝歌,我很是替您担忧!”虞诩说:“朝歌的叛匪不过是成群的犬羊聚在一起,以求温饱罢了,请太守不要担忧!”马棱问:“为什么这样讲?”虞诩说:“朝歌地处古代韩国、魏国的交界处,背靠太行山,面临黄河,离敖仓(重要粮仓)不过百里之遥。青州、冀州逃亡的难民数以万计,但叛匪不懂得打开敖仓招揽民众,抢劫武库的兵器,据守成皋(战略要地),斩断天下的右臂(指控制险要),这就不值得忧虑了。如今叛匪势力刚刚兴起,难以同他们争锋。兵不厌诈,请您宽限我的权限,不要让我受到常规的约束就可以了。”等到上任以后,虞诩设立了三个等级招募壮士:县属各官员,就各自所了解的情况进行保举:行凶抢劫的,属上等;打架伤人、偷盗财物的,属中等;不经营家业、不从事生产的,属下等,共招募一百余人。虞诩设宴招待他们,将他们的罪行一律赦免,派他们混入叛匪队伍中,诱使叛匪进行抢劫,而官府则设下伏兵等待,于是杀死叛匪数百人。虞诩还秘密派遣会缝纫的贫民到叛匪那里去缝制衣服。叛匪穿上衣服后,在衣襟上缝上彩线做暗记。他们一进入集市街巷,官吏便根据暗记逮捕他们。叛匪因此惊骇四散,都说有神灵在帮助官府。朝歌县境内于是平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三月: 何熙率军抵达五原郡的曼柏(地名),突患重病,不能前进。于是派庞雄与梁慬、耿种率领步骑兵一万六千人进攻虎泽(南匈奴单于驻地)。汉军扎下营寨,逐步向前推进。南匈奴单于见汉军各路齐进,大为惊恐,责备韩琮说:“你说汉人已经死光,现在来的是什么人!”于是派使者求降,汉军表示接受。单于脱掉帽子,赤着双足,向庞雄等人下拜,责备自己犯了死罪。于是东汉朝廷赦免了他,待遇如初。单于送还所掳掠的汉朝男女以及被羌人劫掠后转卖到匈奴的汉人,共计一万余人。适逢何熙去世,朝廷便任命梁慬为度辽将军。庞雄回到京城,被任命为大鸿胪。

先零羌再次进攻褒中县(汉中郡): 汉中太守郑勤准备迎战。主簿段崇劝阻,认为:“敌人乘胜而来,锋芒锐不可当,我军应坚守城池,等待时机。”郑勤不听,出城迎战。结果大败,阵亡三千余人。段崇及门下官吏王宗、原展用身体抵挡刀枪,保护郑勤,同他一起战死。

朝廷下令将金城郡治所迁到襄武县(属陇西郡)。

戊子日(初四): 汉明帝刘庄的陵墓杜陵园失火。

癸巳日(初九): 九个郡国发生地震。

夏季,四月: 六个州发生蝗灾。

丁丑日(二十三日): 大赦天下。

王宗、法雄: 与张伯路连续交战,张伯路兵败逃走。这时赦免令传到,但叛匪因官军未解除戒备,不敢投降。王宗召集刺史、太守共同商议,都认为应当立即进攻。法雄说:“不对。兵器是凶器,战争是危险的事,不可倚仗勇猛,必胜也无把握。叛匪如果乘船出海,深入远岛,那时就不容易进攻了。现在正好赦令到达,可暂且停止军事行动进行安抚劝诱,他们势必溃散瓦解。然后再打他们的主意,就可以不通过战斗而平定。”王宗赞成他的意见,立即解除了官军的戒备。叛匪听到消息后大喜,将所劫掠的民众释放。但唯独东莱郡的官军没有解甲,叛匪又惊恐不安,逃往辽东郡,停留在海岛上。

秋季,七月,乙酉日(初三): 三个郡下大雨,发生水灾。

骑都尉任仁: 与羌军交战,接连失利,而其部下士兵又军纪松弛放纵。朝廷用囚车将任仁押回洛阳,交付廷尉后处死。护羌校尉段禧去世,朝廷重新任命前任护羌校尉侯霸接替此职,并将校尉府迁到张掖郡(治所在觻得县)。

九月,甲申日(初三): 益州郡发生地震。

邓太后的母亲新野君(阴氏)患病: 邓太后前往新野君府省亲,连续多日住在那里。三公上表坚决劝阻,太后这才回宫。冬季,十月,甲戌日(二十三日): 新野君去世。邓太后命司空负责治丧,礼仪比照东海恭王(刘强)。邓骘兄弟请求辞官服丧,邓太后不打算批准,询问班昭(曹大家)的意见。班昭上书说:“我听说谦让之风,是最大的德行。如今四位舅父(邓骘、邓悝、邓弘、邓阊)坚持忠孝原则,主动引身退下高位,而陛下因边境未宁,不肯应允。然而如果将来有人对今日之事稍加指责,我诚心担心谦让的美名就不可再得。”邓太后这才批准了邓骘等人的请求。等到服丧期满,下诏命令邓骘重新回来辅佐朝政,并再次授予以前曾欲加封的爵位。邓骘等一再叩头,坚决辞让,邓太后这才作罢。于是邓氏兄弟全都被赐予“奉朝请”的名义,地位在三公之下,在特进(授予列侯中有特殊地位者)及侯爵之上。遇到国家大事,便前往朝堂,与三公九卿一同参议。

邓太后下诏: 准许被废黜的阴皇后(和帝阴后)的家属全部返回原郡,发还当初被没收的财产五百余万。

汉殇帝年号沿用:永初五年(辛亥,公元111年)

春季,正月,庚辰日(初一): 出现日食。

丙戌日(初七): 十个郡国发生地震。

己丑日(初十): 太尉张禹被免职。甲申日(疑日期有误,或为己丑后): 任命光禄勋、颍川人李修为太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