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朝堂之上已非暗流涌动,而是近乎公开的风浪!以都察院左都御史冯圭为首,十余名御史言官联名上奏,言辞激烈,直指太子失德,不堪储君之位,请求陛下“为江山社稷计,废黜太子,另择贤能”!
而几位已然成年的皇子——母族显赫、一向觊觎储位的二皇子秦王萧景宏,素有名士之风、在清流中颇有声望的四皇子楚王萧景宣,甚至包括那位年仅十五、但生母颇得圣宠的五皇子——其府邸近日皆是门庭若市,往来官员络绎不绝,动作频频。
整个帝都,都笼罩在一场巨大的政治风暴来临前的低气压中。废储之声,甚嚣尘上。
“荒唐!”谢砚之看完密信,从齿缝间挤出两个字,猛地将信纸拍在案上!气息都因怒意而有些不稳。
云映雪起身,走过去拿起那密信细看,越看越是心惊。这分明是一场针对太子的、精心策划的围猎!那些所谓的“罪证”,看似确凿,实则处处透着人为操纵的痕迹。太子年轻,根基浅薄,身边可用之人不多,又骤然被推上储位,成为众矢之的,如何能抵挡得住这般狂风暴雨般的攻讦?
“陛下……是何态度?”云映雪声音微涩地问道。
阿福低声道:“陛下震怒,当庭斥责了联名上奏的御史,并将所有弹劾奏章留中不发。但……陛下也并未明确维护太子,反而下令太子于东宫闭门读书,无旨不得出,其身边一应侍从皆被审查更换。且……陛下近日频频召见秦王、楚王入宫议事。”
留中不发,并非信任,而是犹豫。禁足太子,更换近侍,更是表明了某种不信任和审查的态度。而召见其他皇子,则无疑释放出一个危险的信号——储位,并非不可动摇。
云映雪的心沉了下去。皇帝对谢砚之的忌惮尚且如此,对自家儿子们的争斗,只怕心思更为复杂难测。他既需要太子这个国本来稳定朝局,又未必真心喜欢这个仁懦或许不足以驾驭朝臣的儿子,更可能乐见其成,利用诸子之争来平衡朝中势力,确保皇权独尊。
“树欲静而风不止。”谢砚之冷声道,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能穿透重重宫墙,看到那金銮殿上的暗潮汹涌,“端王刚死,这些人就迫不及待地要跳出来争抢位置了!简直视国本如儿戏!”
他深知,这场废储风波,背后绝不仅仅是皇子们的野心,必然有各大世家、朝中派系的深度博弈。太子若倒,引发的将是新一轮的朝堂洗牌和权力倾轧,于国于民,绝非幸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