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国的目光落在照片上时,眼神瞬间柔和下来,他拿起照片,指尖轻轻拂过林卫东的脸,叹了口气:“老林啊……算下来,他牺牲快七年了。”
“李队,您认识我父亲?”林砚追问,“照片背面写着‘仓库纵火案’,我没找到相关记忆,想问问这案子……”
话音刚落,李建国的脸色突然变了,他放下照片,手指在搪瓷杯沿摩挲着,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开口:“这案子……是老林心里的坎,也是咱们局当年的悬案。”
林砚坐直身体,凝神倾听。
“1978年春天,南州纺织厂的仓库突然着火,烧了大半仓库的棉布,损失不小。一开始大家以为是意外,可老林去勘查现场,发现仓库墙角有煤油燃烧的痕迹,不是电线短路能造成的——他断定是人为纵火。”李建国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回忆的涩味,“当时局里把案子交给老林主办,他查了两个多月,锁定了三个嫌疑人,其中一个是纺织厂的仓库管理员,叫孙老三,有盗窃前科,还欠了一屁股赌债。”
“那后来呢?”林砚追问,心脏不自觉地收紧。
“老林找到孙老三的时候,他正准备跑路。”李建国的喉结动了动,“两人在火车站附近的小巷子里撞见,孙老三手里有刀,老林没防备,被他捅了两刀……等我们赶过去的时候,老林已经不行了,孙老三也跑了,从此没了踪影。”
林砚的指尖冰凉,他看着桌上的铜质警徽,锈迹下还能看到“公安”两个字——这是林卫东用生命守护的东西,可案子却成了悬案,凶手至今逍遥法外。穿越前,他在警校听过无数英烈故事,可当故事的主角变成“父亲”,那种沉重感才真正砸在心上。
“这些年,局里没放弃找孙老三,可那时候信息不通,交通也不方便,他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李建国拿起警徽,递给林砚,“老林牺牲后,这枚警徽一直放在他的办公桌里,后来你分配来,局里把他的东西都转到你宿舍了,估计是没人跟你细说,你也没留意。”
林砚接过警徽,金属的凉意透过指尖传来,他攥紧了些,指节微微发白:“李队,当年的案卷还在吗?我想看看。”
李建国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林砚的意思,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见习生,眼神里多了几分复杂的情绪——有惋惜,有期待,还有一丝担忧:“案卷在档案室,不过都过去七年了,很多线索可能都断了。你刚入职,先把基础工作做好,这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