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夕阳透过南州市公安局宿舍的木窗,在水泥地上投下斜斜的光影。林砚坐在吱呀作响的木桌前,指尖捏着一块粗糙的抹布,正一点点擦拭着桌角堆积的灰尘——这是他穿越到1985年的第十天,案子破了,初步站稳了脚跟,终于有时间整理这间属于“林砚”的小屋。
宿舍不大,一张铁架床,一个掉漆的衣柜,再加上眼前这张瘸了腿用砖头垫着的木桌,便是全部家当。林砚擦到桌底时,指尖突然触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他弯腰伸手一摸,拽出一个泛黄的牛皮纸信封,信封边角磨损严重,像是被人反复摩挲过。
“这是什么?”林砚挑眉,拆开信封,里面没有信,只有一张黑白照片和一枚锈迹斑斑的铜质警徽。
照片上的男人穿着的确良警服,身姿笔挺地站在警局门口,眉眼间和林砚有七分相似,只是眼神更锐利,嘴角带着一丝刚正不阿的弧度。照片右下角用钢笔写着日期:1978年6月15日。
林砚的心猛地一沉——这是原主的父亲,林卫东。
穿越以来,原主的记忆大多是零散的碎片,关于父亲的部分更是模糊,只知道他是老刑警,牺牲在工作岗位上。可此刻握着这张照片,林砚却莫名生出一种熟悉的厚重感,仿佛能透过黑白影像,看到那个在80年代前就坚守在刑侦一线的男人。
他翻转照片,背面的字迹映入眼帘:“卫东,仓库纵火案,盯紧了。”字迹遒劲有力,末尾没有署名,但墨水晕染的痕迹显示,写下这句话时,笔的主人或许很匆忙。
“仓库纵火案?”林砚眉头紧锁,这个名字在原主的记忆里从未出现过。他将照片和警徽放回信封,揣进警服口袋,转身快步走出宿舍——他得找个知情人问问。
此时的刑侦大队办公室还亮着灯,李建国正坐在办公桌后,戴着老花镜整理案卷,桌上的搪瓷杯里飘着几片茶叶,热气袅袅。林砚敲了敲门,听到“进来”的声音后走了进去。
“小林?案子刚结,不早点休息,跑这儿来做什么?”李建国抬头,看到是林砚,放下手中的钢笔,指了指对面的木凳,“坐。”
林砚坐下,从口袋里掏出牛皮纸信封,将照片和警徽放在桌上:“李队,这是我在宿舍找到的,是我父亲……林卫东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