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补充汽油

堺泉北港的石油吞吐量,占货物总量的30%以上。

是近畿地区最大的原油与石油制品集散中心。

84年倭国原油进口量约为2.5亿吨,其中近畿地区占比约30%达到7500万吨。

堺泉北港作为该区域核心港口,承担了约30%的份额,即约2250万吨。

这一数据可通过港区内丸善、出光等炼油厂的产能验证。

仅丸善炼油厂年处理能力就达1500万吨,需进口原油约1200万吨 。

原油经炼制后,约60%转化为汽油、柴油等燃料油,40%用于化工原料。

以2250万吨原油进口量计算,成品油输出约1350万吨,其中汽油占比约35%,472.5万吨,柴油占45%,607.5万吨,煤油及重油占20%,270万吨。

港口通过三条输油管道,与大阪湾沿岸工业区连接。

阪南管道直达大阪市堺区的住友金属工业基地,日输送量50万桶。

泉北管道连接泉大津市的大阪瓦斯LNG接收站,兼顾石油与天然气运输。

神户支线经明石海峡海底管道,至兵库县尼崎市,服务神户制钢等企业 。

堺泉北港的石油与汽油供应,覆盖近畿地区90%的工业需求,形成港口-炼油-制造的垂直产业链。

大阪市作为倭国第二大经济体,其堺区、东住吉区,集中了住友金属、旭化成等巨头,年消耗原油约800万吨,汽油150万吨。

神户市依托兵库县临海工业区,三菱重工、神户制钢等企业年消耗原油500万吨,汽油80万吨。

京都府虽以服务业为主,但其南部的舞鹤市石化基地,通过管道接收港口原油,年处理量300万吨。

奈良县大和郡山市的关西电力火力发电厂,年消耗重油120万吨,占港口重油输出的44% 。

每进口1000吨原油,可带动下游产业,创造约2.3亿日元产值。

堺泉北港的石油运输,直接支撑了近畿地区1.2%的GDP,达到了3.8万亿日元,间接创造就业岗位12万个,涵盖炼油、化工、物流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