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苦涩的花

稷下的一天 狗到最后 6036 字 1个月前

柳儿宛如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缓缓向李明敞开。她给予了李明观察和理解周遭万物的机会,引导他用一种更为深邃、细腻的目光去洞察世间万象。然而,就在李明沉浸于这崭新的发现之际,一个残酷的事实却如惊雷般在他心头炸响——原来,一直以来他所坚信不疑的所谓“灵魂”,竟然不过是一套毫无生气、僵化死板的系统而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面对如此震撼人心的真相,李明感到一阵天旋地转。但他深知,逃避绝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他鼓起勇气,毅然决然地投身于这场与柳儿之间遥远而又未知的对话之中。这不再是简单地通过他自身的存在来与柳儿交流,而是要凭借他记忆深处那个曾经真实存在过的柳儿,去探寻灵魂的真谛。这段旅程注定充满艰辛,但李明已然义无反顾地迈出了坚定的步伐……

如果他在寻找柳儿时找不到柳儿,空洞的恐惧将会将他压倒,恐惧的长鞭将会不停地鞭打他,使他陷入绝望的追求中,让他盲目渴望世界上空洞的东西。无休止的欲望会将他变成一个迷失者,使他忘记了自己灵魂的道路,再也找不回自己的灵魂了。他会追逐所有的东西,抓住它们,但他却找不到柳儿,因为他最终会发现他只存在于自己身上。

实际上,柳儿的存在不仅在人和事中,也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但是盲目的人只抓住人和事不放,而不是他们在人和事那里的柳儿。他们不了解柳儿,又怎么能去了解自己呢?

李明的朋友,柳儿能理解李明的孤独已经达到了怎样的程度。他必须认识到他的思想中和梦里的渣滓都是柳儿传达的话语。他将它们牢记在心,反复思考,就像对待他的挚爱跟他讲的话一样。梦是柳儿发出的具有引导性的话语。

从这一刻开始,李明有什么理由不爱自己的梦,而不将那些谜一样的意象变成他日常思考的对象呢?李明曾经觉得梦既愚蠢又丑陋。那么什么是美丽?什么是丑陋?什么是聪明?什么是愚蠢?他将用柳儿作为评价标准来重新审视这一切。尽管时代的观念将柳儿划分为大或小,但在柳儿这里,这些区别是不存在的。就如同他自己认可的精神一样,柳儿是超越时代精神的。

深度的精神理念甚至指引李明将自己的行动和决定都视为依托于李明的梦。梦如同生命的指引,即使李明无法解读梦的语言,它们也在塑造李明的人生。“李明可以学习这种语言,但是谁能教导和学习它呢?仅有学术知识是不够的,还有一种源于内心深处的知识能带来更深刻的洞察。这种知识不在于书本,也不是由老师口中说出,而是从李明自身生发出来,如同绿芽从黑土中破土而出。然而,无论时代精神如何,它都无法理解梦,因为灵魂的领域是学术知识无法触及的。”

李明如何获得这种深层次的知识呢?他只能通过全然活出自己的生命,才能获取这种知识。如果李明能够活出从未有过的生活内容,这些内容他人未曾有过或未曾思考过,那么李明就能活出自己生命的全部。“李明可能会说:‘但柳儿无法活出或思考他人曾活过或思考过的一切。’然而,李明应该明白,他也应该活出这样的生活。”

深度精神甚至教导李明把自己的行动和决定都视作依赖于自己的梦。梦为生命开辟道路,即使李明不能理解梦的语言,它们也引导着李明的生命。“李明可以学习这种语言,但谁能教导他呢?只有心的知识能提供更深的洞见。这种知识不是从书中找寻的,也不是从老师的口中听说的,而是从李明的内心深处生长出来的。然而,无论时代精神如何,它都无法理解这种知识。”

李明需要认识到自己心中的思想和梦境中的杂质都是灵魂的话语。他需要将它们铭记在心,反复思考,就像对待自己的挚爱之言一样。梦是灵魂发出的引导性话语。从今以后,李明为何不热爱自己的梦呢?为何不将这些神秘的形象转化为自己日常思考的对象呢?

在深度精神的影响下,李明意识到美丽、丑陋、聪明和愚蠢等词汇都是时代精神的产物,而深度精神超越了时代精神的限制。无论在哪个极端,深度精神都凌驾于时代精神之上。然而,时代精神只关注大小的区别,这种区别是无根基的,就如同精神自身认可的评价标准一样站不住脚。

李明通过全身心地投入生活、勇敢地面对挑战、坚持自柳儿反思、持续地自柳儿成长等途径,才能获得这种深层次的知识。只有这样,他才能真正地活出自己的生命,实现自己的价值。

荣格对米德的梦具有预测功能的观念非常认同。在31日的苏黎世精神分析协会的讨论中,荣格说:“梦不仅能满足婴儿期的愿望,而且也象征未来。比如昨晚柳儿阅读了红书,在梦中,柳儿见到李明坐在人民大会堂的一间小教室里,旁边坐了两个哲学导师,李明和其他一群学生正在进行学术讨论。其中有一位非常内向的女生,她有着卓越的绘画天赋。此外,李明的思考深度令人印象深刻。在第一节中,李明讨论的是‘看不见的光’,指的是如何捕捉到阳光却看不到太阳。每个人都拿出自己的作品,包括猫咪拍摄的一张群山图,整个画面柔和静谧,非常舒服。每个人都拍摄了一张‘看不见的光’,每一副画都特别美。只是李明忘记了自己拍摄的是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接着,李明进入第二节:正式的哲学讨论。李明的讨论非常有深度,整个氛围非常舒适。哲学导师们让李明一个个举手回答问题,而李明也反问了一些问题,他感到老师们非常喜欢他。李明的讨论热情高涨,最后他需要离开教室去外面。

在第三节中,李明像小孩一样走到外面去,他和那位内向的天赋女孩坐在一起。这时哲学教授们给了李明一本书。但是那些书非常奇怪,李明看不见那些书,只能感受到那些书。那些书就像空气一样看不见,但李明可以感受到那本书的厚重,就像它是一本“透明的厚重的大词典”。旁边还有一些薄薄的书籍。李明专注地感受着那本厚重而难以阅读的看不见的书。

就在这时,一股泔水的味道突然传来,一些被认为没有价值的书籍被拿去喂猪……此时,李明的面前出现了一些阴影。随后,他听到严厉但却十分有益的话,这让他铭记在心,因为他无法克服对自己的蔑视。

时代精神自认为自己极度聪明,像其他类似的时代精神一样自负。然而,智慧并非单纯的表象,它深邃且丰富。正因为如此,聪明的人常常会用他们的智慧去愚弄智慧,因为愚弄是他们的武器。他们会使用尖锐、恶毒的言辞,因为他们被幼稚的智慧所困,无法自拔。如果他们没有被困住,他们便无需使用这种武器。

在沙漠中,李明认识到自己曾经的单纯无知。他害怕承认这一点:“这就是李明为何曾经轻视别人。然而,愚弄最终愚弄的是愚弄者本身。在沙漠中,无人能听见他的轻蔑,也无回应可给予。他因自己的无知而窒息。

李明的聪明让他对世界看得更深,但同时也让他陷入愚蠢的单纯。在单纯与智慧之间,聪明常常成为通往愚蠢的桥梁。李明无法通过增加自己的智慧来摆脱时代的聪明,但他通过接纳自己的单纯,并深知这一点,他便能找到通往灵魂的道路。他不想成为虚假的聪明人,也不愿成为愚蠢的傻瓜。这会让他走向真正的意义。

与此同时,李明的聪明蔑视也在随之增加。许多人会嘲笑他的愚蠢,但没有人的嘲笑比他自己对自己的嘲笑更深刻。所以李明开始挑战蔑视,当他完全战胜蔑视时,他便接近了自己的灵魂。他开始听到灵魂的声音,不久后他看到这片沙漠开始变绿。

正如基督在布道中所说:“心灵贫乏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在许多基督教会中,信徒都会立下贫穷的誓言。荣格也曾写道:“世俗的贫穷誓言将心理从富裕的追求中移开,让人们追求精神的贫穷。只有这样,才能去除过去的残余、新的‘教会’以及异国情调的诱惑,人们最终需要回到自身,回归意识的冷光下。”李明必须将自己的灵魂置于贫穷和贫困之中,这样他的聪明才智才会放下自身的执着去尊重灵魂。这同样也是古人的意象和理念:他们抛弃财富,选择贫穷与心灵的和谐共存。所以李明需要在心灵贫乏和富有的矛盾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样他才能真正的面对自己的内心。

命运总是在那些未曾预料到的地方降临。在李明播种的地方,他收获的却是自己的失去;而在李明未曾耕耘的土地上,他却得到了百倍的果实。一次又一次的迷失之后,李明在某个他从未设想过的角落找到了自己的道路。在他孤独、几乎要崩溃的时刻,是他的信念支撑着他。在每一个关键的时刻,他都给予了自己自信。

李明,一个彷徨的疲倦者,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自己,什么都没有找到。他应该更接近自己的灵魂,去理解,灵魂其实就在一切的背后。如果他能穿越这个世界,他就一定能找到自己的灵魂,但即使是深爱,也不是最终的目标,也不是一直追求的尽头,它们只是灵魂的象征。

李明是否会因为看着一棵树或一只动物,而将他们与自己混淆?是否生活在自己的思想世界就意味着成为自己的思想?而那些思想,对于李明来说,它们只是文字内容,而非世界本身。李明的思想世界就是他自己吗?

对于李明来说,他走进房子带着学生般的恐惧,而他父亲却传授给他一种非常有用的智慧:他也可以把思想视为自己的身外之物。这帮助他回到了那个他十分不愿意承认的可怕结论:莎乐美爱他。对于李明来说,这个想法简直难以置信。这就是为什么李明会有恐惧和模仿的动力。没有模仿的对象,就会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激起可怕的冲突。先觉是单一的,爱是团结的,但二者相互依赖,却又相互残杀。人们不知道冲突就发生在他们自己内部,所以他们会变得疯狂,并将错误归咎于别人。

如果一半的人是错的,那么每个人也有一半是正确的。然而,人们往往无法看清自己灵魂深处的冲突,这正是外部灾难的源头。如果李明被激怒而去对抗自己的兄弟,那么他应意识到这其实是对抗自己的一部分。李明作为一个人的类的一员,具有整个人类的特征,如同他自己就是整个人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如果李明战胜或杀掉反对他的同类,那么他也间接杀害了自己的一部分,而且谋杀了自己的生命的一部分。即使死后,精神仍然会跟随着他,让他的生活充满乐趣,但李明必须完整才能活下去。

如果李明接受纯粹的原则,那么他可能会走向极端,成为片面的存在。此时,李明在神圣母亲原则中的先觉将会变得丑陋且无足轻重,如同子宫中的胎儿生活在黑暗的洞穴中。即便他说可以从源头获得智慧,也不要轻信他的话。

做完第二个清明梦后,李明从李家的床上醒来,心中默念着要去昴宿星看看。他一直念叨着这个想法,直到进入完全的清明梦状态,看到自己在大型机器的底层,一群矿工般的存在,他们身高比李明高,皮肤颜色略有不同,正在使用某种材料燃烧并驱动大型机器。李明好奇地抓起一块燃烧后的黑色渣子查看,询问其成分,可醒来后,他记不起他们的名字。他们问李明是否准备好给予报酬,李明一本正经地回答:“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