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竖起一根修长的手指。
"其一,儒家心胸狭隘,容不得半点批判,满口仁义道德,实则虚伪至极!"
接着第二根手指猛地弹出。
"其二,儒家不讲逻辑,不论对错!只会站在道德高地上指手画脚!"
百官之中已有数人面色惨白,几个老臣捂着胸口摇摇欲坠。
"其三!儒家不讲实证,空谈误国!终日之乎者也,不知道格物致知,不明白实践出真理"
最后一声惊雷炸响。
"其四!儒家没有胆量超越权势,却又不甘寂寞,热衷入仕为官,最终趋炎附势,只能将自己打扮成道貌悍然的伪君子。”
“这就是儒家!”
这一字一句,如同四柄利剑,将儒家虚伪的面具彻底挑落。
殿外百姓哗然,有人惊呼,有人窃窃私语,更有人若有所思地点头。
朝堂之上,儒家官员们面如死灰。
有些人更是双目赤红,牙齿咬得咯咯作响,恨不能生啖其肉。
就连天寿帝都看愣了,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彩。
好家伙!
这战斗力也太强了吧!
他从未见过有人敢将儒家批驳得体无完肤。
别说他,几千年来,都没有人敢这么说儒家。
为什么?
因为儒、释、道三家可是这片土地上的庞然大物啊!
又有谁敢得罪呢!
可洛子商偏偏就是得罪了。
难道他不怕吗?
当然怕,他现在怕的要死!
"我这是在干什么?"
他在心中疯狂咆哮,"说嗨了说嗨了!”
“这下全完了!"
表面上,他仍是那个不可一世的校事府督主。可实际上,他的小腿肚子正在蟒袍下不受控制地发抖。
我靠!
怎么收场啊!
"会不会有哪个儒家大能突然跳出来,一掌把我拍成肉泥吧?"
洛子商心里一片哀嚎。
天寿帝也不敢太过得罪儒家。
儒家文脉是治国根基,况且儒家高手众多。
打压文官集团可以,但若真寒了天下士子的心,那事情可就大了。
他突然朗声大笑起来。
"哈哈哈!精彩!当真是精彩!"
天寿帝不断鼓掌:"洛子商与严生员这番论道,让朕想起当年在潜邸时与几位师父辩经的日子。"
他转向严昌明,语气转慈:
"严昌明,你不愧是我国子监俊才,但你学业还未成,坐而论道这种事,以后还是要少掺和!”
不待严昌明回应,天寿帝又立即转向洛子商。
"就这样,将士们远征归来,想必都乏了。传朕口谕,明日御天殿设宴论功,今日就先带着儿郎们归营休整吧。"
洛子商何等机敏,当即撩袍跪地:"奴婢...谨遵圣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