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放眼大闫境内,十之八九的书院早已异化为政治投机的温床。
这些地方虽挂着"传道授业"的幌子,实则不过是投石问路的台阶和结党营私的腌臜之所。
以同窗之谊演变为朋党之实,师生关系异化为政治同盟。
以吴笑愚的希文书院为例,从这里走出的士子天然就镀上了一层"吏部天官门生"的金边。
这重身份在官场上,比真才实学管用百倍。
如此循环往复,文官集团的势力如滚雪球般膨胀。
今日不打压这些遍地开花的书院,明日朝堂上就会多出无数个"吴笑愚"。
天寿帝若想真正掌控朝局,就必须整顿书院。
这次不就是个好机会。
洛子商修轻轻摩挲着下巴,眼中闪过一丝算计。
他铺开密折,决定以葛康二人为切入点,弹劾书院弊病,通过校事府的秘密渠道呈递天寿帝。
"这步棋,既是探明圣意,也是一份投名状,得把握好分寸。"洛子商想到。
想要获得帝王的信任,光有能力远远不够。
更重要的是懂得将决策权完完整整地交还到天子手中。
尤其是在涉及文官集团首脑这等敏感事务上。
分寸拿捏稍有不慎,便会引火烧身。
数月前自己在朝堂上出尽风头,已经让天寿帝龙颜大悦。
如今若是再递上一把锋利的刀,为天子搭好台子,他会不会唱这出戏呢?
洛子商有种直觉,天寿帝肯定会唱这出戏的。
他开始仔细斟酌着措辞,要在字里行间留下足够的空间。
让天子既能看清问题的严重性,又能保持乾纲独断的威严。
提笔,蘸墨。
笔走游龙,一气呵成。
通篇洋洋洒洒几千字。
总结起来就是:
书院不除,党争不息;讲学不禁,国无宁日。
看着这份密折,洛子商笑了。
他缓缓起身,负手而立,目光似乎穿透了墙壁,望向闫京方向。
"吴笑愚,权倾天下之路,便先拿你祭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