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之后,辽东城最后几片枯叶也落尽了,寒意更浓。
竹叶轩辽东分行后院,占地广阔的“海外规划部”院落里,此刻却像一锅煮沸的开水,彻底乱了套。
“甲字三号船舱的备用缆绳清单呢?谁负责核对的?怎么少了两捆!”
“淡水!最后一批淡水桶装船了没有?张管事!张管事人呢?”
“赵主事!倭国那边传回来的最新海岸暗礁图副本,王掌柜催着要!说是标注有疑点!”
“文书!通关的勘合文书都盖好安抚使府的大印了吗?快送去给褚主事!”
人声鼎沸,脚步匆匆。
百余名来自天南地北、被大海梦想召集至此的部属,此刻个个如同上紧了发条,抱着成捆的图纸、清单、账册在院子里、各个厢房间飞奔穿梭。
呼喊声、催促声、纸张翻动的哗啦声、算盘珠子的噼啪声,混杂着院外寒风的呼啸,构成了临行前特有的紧张交响。
正堂里,那张巨大的桌案上铺满了各种海图和清单。
王玄策站在桌案后,眉头紧锁,手指在一张张清单上快速划过,眼神锐利如鹰。
他身上的靛青色长衫略显皱褶,眼底带着明显的青黑,显然已是多日未曾安枕。
张翰和赵文远一左一右,同样忙得脚不沾地。
张翰正对着《东瀛海路志》的副本,和一个精通星象的术士激烈讨论着某个标记点的纬度推算。
赵文远则对着物资总册,和两名精算管事反复核对着最后一批上船的粮食、药品、工具的数量。
“王掌柜!”
一个水手模样的小伙子冲进来,气喘吁吁道:“盘山港铁老丈那边派人来问,所有船只最后一遍巡检完毕,问我们的人什么时候能过去做最后的接收确认?”
“还有,犬上御田锹和他那几个倭人随从,已经按您吩咐,提前送上‘领航号’了。”
“知道了!”
王玄策头也没抬,声音有些沙哑。
“告诉铁老丈,我们半个时辰内必到!接收组的人呢?立刻出发去盘山港!”
他语速极快,条理却依旧清晰。
张翰从海图上抬起头,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
“玄策兄,这图上难波津东南方这片岛礁区,洋流标记和暗礁符号重叠处,我总觉得有点模糊,想再核对一下当年那海客的原话…”
“张兄,来不及了!”
王玄策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
“疑点标红,航行至此区域时,了望哨加倍,船速放缓,务必谨慎通过!一切以安全抵达为先!细节等到了倭国,站稳脚跟再慢慢摸清!”
赵文远也合上账册,叹了口气。
“物资基本齐了,但这心里总还是七上八下的,生怕漏了什么紧要东西。”
王玄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激动与同样存在的忐忑。
筹备数月,成败在此一举!
他环视着乱中有序的忙碌场景,沉声道:“该做的准备,我们都已竭尽全力。”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现在,只差最后一步!”
“都打起精神来,最后关头,不容有失!”
“张兄、文远,带上图,我们这就去盘山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