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5章 真能学到真本事?真能给工钱?

在他眼中,陆军才是平定高句丽的根本,海船之事,远水解不了近渴,甚至有些“玩物丧志”的嫌疑。

李积接过扫了一眼,也只是笑了笑。

“驸马爷行事,向来天马行空,或许另有深意也未可知。”

...

四月的辽东城,寒意彻底退去,温暖的阳光洒满街巷。

重建的工程昼夜不停,崭新的砖瓦房舍取代了残垣断壁,主街两旁店铺林立,米行、布庄、铁匠铺、杂货店纷纷开张,招幌在春风里轻轻摇晃。

街上行人明显多了起来,挑担的货郎、运送木料的牛车、挎着篮子采买的妇人,甚至有了嬉笑追逐的孩童身影。

虽然远未恢复战前的繁华,但那份盎然的生机与日渐浓厚的市井烟火气,已让这座饱经摧残的城池焕发出新的活力。

这种生机的背后,柳叶大力推行的“务本学堂”功不可没。

十几所学堂如同星火,散落在城西和城南曾经最破败的坊区。

它们没有高门大院,没有之乎者也,传授的是实实在在能养家糊口的本事。

更关键的是,柳叶在最大的几所学堂里,增设了“航海班”!

航海班的告示贴出来时,在城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告示上写得清楚明白。

凡身体健壮,识得几个字,肯吃苦耐劳的年轻人,经学堂先生简单考核即可入学。

入学即算竹叶轩“见习工”,每月有固定的工钱拿!

学成之后,通过考核,直接进入盘山港船厂或未来的海船队,工钱优厚!

“工钱”二字,比任何大道理都管用。

辽东城刚经历战乱,多少人家生计艰难,青壮劳力要么被征了民夫,要么在重建工地上卖力气。

如今听说孩子去学堂学本事,不但不用家里掏钱,还能拿钱回来!

学成了还能进船厂或者跑船,那是正经的长远饭碗!

一时间,几所学堂门口排起了长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