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到了竹叶轩核心的运转方式,看到了柳叶如何举重若轻地处理纷繁复杂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他感觉到自己正在被信任,哪怕只是最基础的层面,也让他觉得自己的价值得到了认可。
傍晚,柳叶终于结束了最后一项会晤,对一直守在外间的褚彦甫道:“今天差不多了,你也回去歇着吧,明天照旧。”
“是,大东家。”
褚彦甫躬身行礼,看着柳叶走回内院的背影,才长长舒了口气,揉了揉发酸的小腿。
回到柳家别院分给他的一间干净小屋里,褚彦甫点上油灯。
疲惫感如潮水般涌来,但心情却像被点亮了一样,异常愉悦。
他坐在书桌前,看着摇曳的灯火,思绪飘飞。
离家已经整整一年了。
这一年,他从堂堂的黄门侍郎之子,变成了竹叶轩的管事,如今又一步跨到了大东家身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不后悔当初的选择,但夜深人静时,对父母的愧疚和思念,总会悄然爬上心头。
父亲褚遂良的固执和严厉,母亲的慈爱与担忧,都成了他心底最柔软的牵挂。
这一年,他倔强地没有给家里写过只言片语,是怕父母担心,也是怕自己不够“出息”回去面对。
现在他觉得,是时候告诉家里一声了,让他们知道自己还活着,活得...还不错。
他铺开信纸,提起笔,酝酿了片刻,开始落笔。
“父亲大人、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不孝儿彦甫离家已一载,未能承欢膝下,亦未修书问候,实属不孝,每念及此,愧疚难安,然儿深知当初抉择,非一时意气,至今无悔。”
他详细地写了自己这一年的经历,如何在上林苑图书馆做事,如何跟随李义府来到辽东,在新建的酿酒厂负责物料清点调度等事务。
他写辽东城的风貌,写竹叶轩重建的繁忙景象,写自己如何在忙碌中学习成长。
然后,他提到了今天这个巨大的变化。
他没有刻意吹嘘这个位置的重要,只是平实地描述工作内容。
信的最后,他表达了对父母的思念和关心,询问家中是否安好,并恳请父母保重身体。
写完最后一个字,褚彦甫仔细将信纸叠好,装入信封,郑重地写上“长安褚府父亲大人亲启”。
竹叶轩有自己高效的信件传递渠道,飞鸽配合驿站,五六日即可送达长安。
他将信交给别院负责外联的仆役,看着仆役拿着信快步离去,心中仿佛卸下了一块石头,又增添了一份新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