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开开心心一顿大餐。
夜渐深时,众人摇摇晃晃离开,炭火渐成暗红色。
魏清欢收拾着残局,发间绒花不知何时掉了,乌发散在肩头如瀑。
钱进拎着热水壶给她添茶,壶嘴腾起的热气氤氲了视线。
墙角的录音机飘着《在希望的田野上》,沙沙杂音里歌声倔强地往上蹿。
“明天百货大楼能来电视,今天我骑车过去的时候白洁特意跟我说来着。”钱进往烤炉里添了把松枝,噼啪声里火星四溅。
魏清欢倚着窗台,月光给少妇镀了银边:“那明天咱家里就有一台电视机了。”
钱进说道:“电视机算什么?运气好的话,年前我给你看看咱家能添置个什么好东西。”
魏清欢下意识要笑。
可过于幸福的生活又让她有些担心:“咱家里又有录音机又有电视机,就是寻常的领导干部家庭也比不上咱们。”
“老公,我感觉咱家里的东西够多了,不要再添置了。”
钱进哂笑:“放心,老公的东西都是堂堂正正来的,绝对没问题!”
房间又有火炉又有烤炉,温暖如春,而海滨靠海一年四季都湿润。
于是,这个夜晚带上了一些春日的潮意……
当烤炉的最后一颗火星湮灭在星光里,泰山路的石板路上已结满霜花。
钱进照常上班,刚上班一会杨胜仗的电话打过来:“到总社办公大楼来。”
今天很冷。
寒风像刀子一样刮过街道。
钱进顶着风站在供销总社办公楼院子里,脸颊冻得发红,看起来像是满脸喜色。
当然他确实很欣喜。
因为此时他面前停着一辆崭新的摩托车,大红色的车身在冬日阳光下泛着喜庆的光泽。
准确的说这并不是他熟悉的摩托车,这车的车身结构介于自行车和摩托车之间,不如摩托车那么厚重,又比自行车厚重的多。
这就是轻骑15。
轻骑来自于它的形象,这是一款轻型的铁骑。
15是因为这款车下线时正值建国15周年。
钱进买的不是最早款式的轻骑15,像购买票上写的是轻骑15-75,实际上它是轻骑15在1975年出厂的升级款,用二十世纪的话说就是plus款。
官面上这款车也叫轻骑15,但民间为了区分把它叫做轻骑75。
相比前辈15型,75型要更结实厚重,跟后世的电动自行车也就是小电驴差不多。
15型这款车油耗少,百公里油耗仅为1.5升,设定时速45公里。
改进型的75型轻骑油耗提升到了2.8升,限定时速也提升到了80公里。
轻骑15型还有些车被私人买走了,75型几乎都被用于公用了,比如送电报送胶片,或者各单位外勤使用。
杨胜仗拍了拍车座说道:“单位特批的一个名额,名义上这车该给报社使用,领导亲自出面给你要了过来,这是78年海滨市过来的第一批75车。”
钱进道谢:“多谢领导了。”
“行了,别愣着了,试试吧,你会开摩托车吧?”杨胜仗递过他钥匙,金属在冷空气中泛着冷光。
钱进接过钥匙露出笑容:“干嘛不会?”
“这是油门、这是离合,这是刹车,这还不是有手有脚就能骑?”
他跨上车座,皮革冰凉的感觉透过棉裤传来。
一阵鸡动。
插入钥匙,轻轻一拧,发动机发出“突突”的声响很清脆。
钱进感到一阵奇妙的震动从胯下传来,很久没有的感觉了。
自从来到这边他只骑过肉马,还是第一次骑铁马。
“慢点开,路上小心!”杨胜仗在后面喊道。
钱进点点头,小心翼翼地拧动油门。
他现在娇妻在怀,大好前途在望,比谁都怕死。
摩托车缓缓驶出大院,拐上街道。
二月的海滨市街头,行人裹着厚厚的棉衣匆匆行走,自行车铃声此起彼伏。
但当摩托车的声音传来时,自行车的铃声只能黯然失色。
“看!大摩托车!”有戴棉帽的小男孩指着钱进大叫起来。
大摩托也是一些人对轻骑75的俗称,轻骑15自然就是小摩托了。
八十年代青年为什么愿意骑摩托车?
钱进现在明白了。
他只是出来试车,绝对没有炫耀的意思,可街道上好些目光聚集在他身上,不知道是惊讶或者羡慕还是好奇,反正周围的人都往他身上看。
甚至有骑自行车的年轻人拼命蹬车想跟上来看看。
钱进一看这风头太大了,调转车头开了回去。
现在摩托车比骑车还要罕见,轻骑75这种当下的大摩托则最是罕见。
钱进回去跟杨胜仗说了情况:“要不然我先把车子送回去吧,否则带到大队去,同志们哪有心思干活?肯定都要跑来看车了。”
杨胜仗抽了口烟点点头:“你把工作安排好,今天直接歇班吧,大年初一你给我去值班。”
钱进正要满口答应,一听大年初一值班直接萎靡了。
杨胜仗说道:“年前这几天,你只要安排好工作就行了,其他时候不用在单位盯着,这样大年初一换你值班行不行?”
钱进一听,精神抖擞:“领导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你兵锋所指,我策马奔驰!”
“滚蛋!”杨胜仗笑骂甩手,“真是近墨者黑、近刘金山者能拍马屁!”
刘金山的马屁功夫在全仓储运输部里都是有名的。
钱进执行命令。
加油门滚蛋。
以往二十多分钟的自行车车程如今就是几分钟。
摩托车开进泰山路,远远地钱进就看见几个孩子在筒子楼下的空地上玩斗鸡。
他们单脚跳来跳去,摩托车的声音一传来,游戏立刻停止了,所有孩子都转头望向声源处。
“前进叔?!前进叔你开上摩托车啦!”刘三丙不斗鸡了,激动的迎面跑来挥手。
其他孩子也一窝蜂地跟上来,像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麻雀。
钱进不得不停下车,生怕撞到这些兴奋的小家伙。
“哎哎哎,都能碰、都给碰——不是,那里别碰,小心烫着!”钱进一边熄火一边喊道。
但已经晚了,有几只小手已经摸上了还发热的排气管。
“哎呀!”两个孩子同时缩回手,有一个直接眼泪汪汪。
钱进又好气又好笑:“车子以后停在咱泰山路,少不了你碰的时候,但排气管不能碰,这是车炉子,能不烫手吗?”
孩子们却不管这些,围着摩托车转来转去,问题一个接一个:
“钱叔叔,这车能跑多快?”
“烧汽油的吗?”
“是单位奖励的吗?”
钱进一边胡乱搭腔一边推车回到筒子楼门口,晒太阳的老头老太们伸长脖子看。
“小钱,这是公家配的?”对门的王师傅喊道。
钱进点点头:“对,工作需要,搬运队经常要去仓库检查,有辆车方便。”
他没说是以人民流动食堂名义买的。
这就是他的车了。
在供销总社这车属于人民流动食堂,在泰山路它就属于供销总社。
“了不得啊!咱们这条街上头一个配车的干部!”王师傅的赞叹引来一片附和声。
小孩的喊叫和老人的赞叹吸引不少楼上住户,有人推开窗户往下看,看到大摩托赶紧下楼来凑热闹。
魏清欢也出来了,手里还拿着没摘完的韭菜。
钱进过去找她,又对其他人挥手:“叔伯阿姨爷奶婶子,都散了吧,天冷,别冻着了,这车以后就停这里了,你们想看随时能看。”
进了屋,魏清欢关上门小声说:“这么招摇,合适吗?”
钱进把钥匙放在桌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工作需要嘛,我们杨部长说了,这是社长特批的。”
“再说了,现在不是提倡‘四个现代化’吗,交通工具也得现代化。”
魏清欢还是有顾虑。
在这个大家生活水平都差不多的年代,突然有了这么一件稀罕物,难免招人眼红。
但钱进很清楚,时代正在变化,生活要改变了。
去年恢复高考,今年又要搞改革开放,以后的日子,神州大地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魏清欢还没有去搬电视机,她想要等晚上百货大楼快下班时候再去搬。
那时候天就黑下来了,她想要搬上电视偷偷去工人新村藏起来。
钱进知道她喜欢电视机也喜欢摩托车,所以今天能提前下班,他想要带魏清欢出去兜风。
魏清欢一个劲担心他被人嫉恨,便拉着他的手说:
“咱先不去兜风了,天这么冷,马上要过年了,要是兜风给兜感冒了怎么办?”
“你把车先停到学习室里去吧?主要是得小心被人给偷走。”
这是个重点。
这种摩托车当下是所有小偷的心头好,学习室还真是个合适的藏身之地。
毕竟那地方曾经是个大仓库,窗户很小只有门能进出,只要把门锁好就没事。
钱进答应魏清欢,晚上就把车子停进去:“但这白天用不着,走,我带你去买电视机。”
“咱买了电视机直接送去工人新村,然后咱俩在那里看电视。”
魏清欢也想看电视。
但她太了解钱进了,或者说她现在有个公式。
钱进+工人新村=上床。
所以她特意警告钱进:“今天是去上床、不对,说错了,今天是去放电视机,绝对别想别的!”
钱进无语:“你把我当什么人了?”
购买电视机很顺利,钱票准备好,钱进搬上箱子就走。
摩托车开进工人新村又是一阵瞩目。
钱进锁车搬着箱子上楼,将小电视机放在了卧室桌子上。
魏清欢说道:“应该放到客厅去呀。”
钱进解释:“有外人来的时候再搬去客厅,平时放卧室,客厅那么冷怎么看?”
“放卧室咱们可以在床上倚着床头盖被子看,那多舒服。”
魏清欢觉得哪里不对劲,可这句话确实有道理。
现在没法安插天线,钱进打开电视转动按钮调频选台。
只有一个电视台,不知道是不是他们住顶楼并且现在六楼是居民楼的最高层的原因,画面倒是还挺清晰的。
清晰的工农兵雕塑画面。
钱进上床盖好被子。
魏清欢很有仪式感的泡了两杯茶上床。
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