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是要带着从南阳世家大族中抢夺来的大量钱粮财货,入上庸道走山路,必然会被护民军追上。
好像他现在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走方城夏道。
从方城夏道虽然中间要穿过桐柏山,却是从谷地穿越而过,并不是山路。
方城夏道是夏时南阳盆地通往北方中原的重要通道。
后来楚时,该道又分为两条:一条是穿越平顶山,直入汝南。被称之为方城夏道的北道,又称商道;另一条则是穿越桐柏山和嵖岈山之间的缺口,同样直抵汝南,被称之为方城夏道的南道,又称官道。
而汝南袁氏给袁术送信,走的就是官道。
现在,他也只有率兵走官道,直抵汝南,然后再由淮水的新息渡口入江夏,与孙坚汇合了。
至于目前还在襄乡驻守的桥蕤,和他派去鲁阳查看战况的袁遗,此时已被他忘到了脑后。
桥蕤必须帮他在襄乡吸引护民军的注意力,而袁遗率领一万兵马,同样可以帮他阻挡鲁阳方向的来敌。
所以,他不会告诉桥蕤和袁遗他马上就要逃走。
但孙坚不一样。
孙坚手下一万兵马,半数都是孙坚跟随张温平羌胡之乱时的百战悍卒,而且还有程普、黄盖、祖茂、韩当四员悍将,更不用说孙坚的儿子,有着万夫不当之勇的孙策。
所以,他一定要和孙坚联系上。
毕竟,孙坚一万兵马守随县,粮草补给是需要他来供给的。所以他坚信,孙坚无法摆脱他的掌控。
他派出一亲信,让其绕过襄乡,直入襄随谷地,去给孙坚传信。
同时,他还派出无数斥候,监视从宛城到中阳山一线,看进入方城夏道有没有护民军的出现。
如果没有,他只需要悄然行进三百余里,便可以进入丘陵地带的方城夏道。
当然如果有的话,只能期望桥蕤能守住襄乡,而他将亲率大军夹击攻打襄乡的护民军,保证大军能顺利撤往随县。
他悄然下令,把在南阳掠夺来的所有钱粮财货全部装车,天黑后,便撤出宛城。
至于向哪里撤,当然只有他和手下仅余的两员大将张勋、梁纲知道。
袁术还是有些小聪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