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连夜出逃(2)

三塑强汉 深山老僧 1182 字 5个月前

护民军还有一种手持弩,射程不仅超远,而且还超准。

在护民军登城点处,根本就站不住人。哪怕有人稍稍露出头,就会被两辆巨型车辆上的手持弩准确射杀。

另外,护民军全员着甲,而且那甲胄也不知道是什么制作的,不仅轻便,对护民军的行动毫无影响,还不畏箭矢。

哪怕是城上在厮杀,城下的箭雨仍然全力覆盖。

死伤在箭矢之下的,全部都是守军。一仗下来,纪灵的亲卫竟然没看到护民军有伤亡。

袁术内心开始慌了。

纪灵手下这三万兵马,可是他最精锐的兵马了。

结果,哪怕是纪灵据城坚守,哪怕是准备充足,还是一战便全军覆没。

而且,现在袁术身边,竟然连一个可以商量的人都没有了。

袁术、孙坚率军返回南阳后,孙坚便马上主动请缨,要率手下兵马攻打江夏。

孙坚告诉袁术,江夏是南阳的后盾。

虽然江夏人口稀少,但一旦南阳成为战场,便可以把南阳的百姓迁徙至江夏,江夏产粮就会多起来。

孙坚还说,江夏郡南有大江、东有大别山,北有大洪山和桐柏山,且与汝南只有一个淮水上的新息渡口通道。

虽然江夏西面与南郡接邻,可仍然有汉水相隔。

汉水与大江的水产,亦可作为袁术大军的补给。

最重要的是,襄随谷地有襄乡、随县两处要隘,从而保证了南阳进可攻,退可守。

得到江夏郡,南阳再无后顾之忧。

袁术听了孙坚的话后,两眼放光。

可袁术手下唯一的谋士李丰却建议,不要攻打江夏,而是派使者说动江夏太守黄祖。

反正黄祖手下基本没什么兵马,料想黄祖不会拒绝袁术入江夏。

与此同时,袁氏族长给袁术的信也到了。

信中,袁成建议:南阳与汝南互为犄角,同时拉拢江夏太守黄祖,使得江夏成为汝南和南阳的大后方。

袁成还说,完全可以把南阳与汝南的大半百姓,迁至江夏,从而把江夏变成有充足人口的鱼米之乡。

袁术知道袁成曾在朝廷任中郎将,只是因为身体多病,才辞官回乡休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