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朝野哗然,就连严崇杰和张贞唤都不由自主的向他看去,自己二人口口声声喊着要将韩万钧斩首示众,那是因为他们很清楚,这是绝不可能的。说白了,这不过是他们借机施压,想要进一步打压以韩万钧为首的武将朝臣,如果真的能够让韩万钧受到任何惩处,又或者进一步压缩武将一脉的地位,那就已经是达到目的了。
可程知闲的请奏却全然不同,对方有理有据,所奏之事也是符合朝廷法度,这可不是借势,而是真的借势逼迫皇上决断,可是将韩万钧夺职罢权岂是这么简单的事情,一个不好,才会真的引起大乱,对方如何敢做的。
在程知闲说完后,本该安静的朝堂却突然站出来了一位位先前都不曾露头的朝臣,其中甚至包括了刑部尚书李松筠。他们站在程知闲的身后,高声道:
“臣等附议!”
皇帝李执看着下方一个个出列的百官,比上次严崇杰和张贞唤附议的还要多,足足有六十余人,甚至还有武将也在其中。他的眼神微缩,似乎察觉到了一些不对劲来。
这一刻,对方的态度不像是在启奏,更像是在逼宫!
他沉默良久,不曾开口,只是眼神却看向了杨邺。他想知道,今日这一幕是否是这位自己最倚仗的老臣一手促成的。结果他失望了,杨邺显然也没有料到这一幕,但相较于陛下,他却更为淡然。他只是深深的看了程知闲一眼,随后缓缓起身,沉声道:
“老臣认为,程尚书言之有理。但此事事关重大,边境之上尚有西荒虎视眈眈,镇国公统帅三州多年,轻易换将,恐生事端,需要从长计议,但若是为镇国公定罪,按照我朝规矩,还需镇国公上朝自辩之后,方可定夺。”
缓兵之计!
杨邺看出了皇帝此刻的为难,只能为其以这样的说辞争取时间,好拿出新的应对之策,皇帝立刻会意,当下沉声道:
“杨首辅所言甚是,这件事非同小可,程尚书所言不无道理,但还是需要等镇国公上朝后在定。”
程知闲微微皱眉,就要再度开口,但就在这个时候,朝堂外的守卫却走入朝堂之中,抱拳沉声道:
“陛下, 镇国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