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该回去了……”李成梁喃喃道,随即却又摇了摇头,脸上重新露出那种混不吝的、带着些许桀骜的笑容:“不过嘛,人各有志。他戚元敬想回去享清福,老夫我可还没待够呢!”
原本在朝鲜的时候,李成梁过得那叫一个舒坦,那个时候,他可不想回国。
而现在,朝鲜,变成了朝阳省,成了皇帝陛下的行省了,那对于李成梁来说,可就不自由了。
可在九州,他就是王法。
军政法令,皆出其口……
天高皇帝远,逍遥又快活……
与戚继光想要落叶归根不同,李成梁觉得,死在九州岛,埋葬在这里,也挺好的。
这便是李成梁最真实的想法。
因为到了倭国,李成梁与自家大儿子的书信往来,也不方便了,可李成梁可是一点都不想爱絮絮叨叨的老大,他运用自己的关系,把老二,老三都弄到了倭国来……
他并非不忠,而是极度享受这种不受掣肘、大权在握的感觉。
朝鲜变成朝阳省,纳入正常行政体系,他回去反而没了用武之地和那份超然地位,回北京城去,那又要夹起尾巴做人,更难受。
而在九州,他就是说一不二的最高统治者。
他看完戚继光的书信后,便找来了幕僚回信一封。
信中,他先是表达了对老友身体的关切,祝愿他早日康复,一路顺风。
然后,笔锋一转:“……闻兄欲归,心实有不舍。然兄体既违和,自当还乡颐养,此正人臣之福,亦陛下体恤之恩也。陈璘那小子,是块好料,兄举荐得人,陛下必允。”
“惟愿兄归程之时,能绕道九州,至熊本一叙。你我兄弟,并肩征战多年,跨海以来,虽各镇一方,然声气相连。此番一别,恐……后会无期矣。当浮一大白,以尽昔日之情!”
李成梁知道,戚继光这一走,两人这辈子很可能就再也见不到了。
这顿饭,或许就是最后的告别。
小主,
能到幕僚写完,李成梁先是过目了一番,而后开口说道:“八百里加急,送往京都,务必亲手交到戚帅手中。”
与戚继光在本州推行的、带有一定“流官”色彩和利用旧有武士阶层的复杂统治不同,李成梁在九州的统治模式更为简单、粗暴,也更具有军事殖民的典型特征。
农庄化管理,集体化生产……
这是九州统治最核心的特点。
大明征服九州初期,战乱导致人口锐减,土地荒芜。
李成梁凭借其强大的军事控制力,强力推行了“农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