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理说,福临才学儒学不久,压根就不够格作为优秀学子入宫赴宴,可他身份毕竟不同。
作为建奴先帝之子,带着他同去,却是能彰显陛下仁德。
福临已然蓄了发,虽不长,但从前的鼠尾辫再也不见,乍一看还有些怪异。
朱由检也瞧见了彭木同福临,并未特地同他们说话,仿佛他二人本就是生活在大明的寻常百姓。
“今日元日佳宴,朕心甚悦!”
朱由检并未穿衮服,而是一身常服坐在殿中,他举起酒盏,目光缓缓扫过全场。
“在座诸位,皆是我大明栋梁,国家之干城,有运筹帷幄、牧守四方之股肱...也有锐意进取、未来执掌旌旗之军中英才!”
听到这话,大明军事学院的年轻人激动得脸颊泛红,竭力保持着端正坐姿。
“更有奇思妙想、以技艺推动国朝前行之能工巧匠!”
大明技术学院的匠人学生们受宠若惊,几乎要离席叩拜,被皇帝用温和的眼神制止才罢。
“还有寒窗苦读、承载圣贤之道与治国之学的青年俊彦!”
国子监的学生们齐齐拱手,意气风发。
福临也学着他们的模样朝皇帝拱手,但行为见多少带了几分局促。
朱由检目光在福临身上短暂停留,很快移开,继续道:“朕常言,大明之盛,在于海纳百川,在于人尽其才,无论出身南北,无论文武匠学,凡有心报国、有才可用者,皆是朕之子民,皆是朝廷倚重之才!今日之宴,非为虚礼,乃为彰此志。”
一番话,说得在场诸人,尤其是学院中那些年轻人们心潮澎湃,他们尚未立下寸功,更为考中功名,竟能得陛下如此厚恩看重,当真是三生有幸。
诸人齐齐山呼万岁,满饮杯中酒水,而在这片喧嚣之中,福临心中五味杂陈。
他明白,自己坐在这里,并不是因为他在国子监学得有多好,只是因为自己特殊的身份。
而他的心中,始终笼罩着一层迷雾,他听额娘的话蓄了发,也不再提起从前盛京的事,入了国子监学习从前从未学过的东西。
只是...以后呢?
(https://www.mbaoga.cc/73389_73389173/12550548.html)
www.mbaoga.cc。m.mbaog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