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只剩下帝妃二人,气氛一时间有些凝滞。
皇帝打量着年世兰,她依旧穿着素净,未施脂粉,但气色比之前好了许多,眉宇间那份骄纵之气被一种沉静的坚韧所取代,反倒更添了几分动人心魄的风韵。
“世兰,”皇帝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你兄长在西北,又立下大功了。”
年世兰心中一紧,连忙垂下眼帘,恭敬道:“托皇上洪福,兄长才能戴罪立功,为国效力。臣妾与兄长,皆感念皇上天恩。”
皇帝微微颔首,话锋却是一转:“功是功,过是过。朕听说,他在军中,脾气似乎还是急躁了些。有些地方官员,办事不力,他处置得……略显严苛了。”
来了!皇帝果然提起此事!
年世兰心跳加速,面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惶恐与忧虑,她起身跪下:“皇上明鉴!兄长性子耿直,行事或许有欠周全之处,但他对皇上、对朝廷的忠心,天地可鉴!定是那些官员办事不力,延误军机,兄长才会……才会一时情急。臣妾恳请皇上,念在兄长一心为国、征战辛苦的份上,多多宽宥!”她的话语带着哽咽,将一个担忧兄长又深明大义的妃嫔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皇帝看着她伏在地上的纤细背影,沉默了片刻。他自然知道年羹尧的跋扈,但此刻西北未平,还不是动他的时候。他今日来,与其说是问罪,不如说是一种警告,通过年世兰,传递给年羹尧的警告。
“起来吧。”皇帝语气缓和了些,“朕知道你兄妹情深。你也劝劝你兄长,为将者,不仅要有勇,更要有谋,要懂得……刚柔并济。有些事,不必做得太绝。”
“是,臣妾明白!臣妾定当修书,好好劝诫兄长!”年世兰连忙应下,心中却是一片冰凉。皇帝这话,看似劝诫,实则警告意味十足!
“嗯。”皇帝似乎满意了她的态度,不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而问起了她的“病情”,稍坐片刻便起驾离开了。
送走皇帝,年世兰独自站在殿中,只觉得浑身发冷。
皇帝的警告如同冰水浇头。兄长的处境,远比她想象的更危险!
她必须立刻写信!哪怕这信会被皇帝的人查看,她也必须写!她要让皇帝看到,她年世兰是“懂事”的,是竭力在约束兄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