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王言隐忧与丞相遇刺

次日,吕不韦再次应召入宫。

这一次,并非在偏殿舆图前,而是在更为正式一些的书房。嬴异人端坐于案后,神色比昨日更多了几分凝重。

“相邦,”嬴异人开门见山,语气却带着一种深思熟虑后的委婉,“你昨日所请,寡人思之再三。于公于私,于情于理,寡人自是愿意鼎力支持相邦,借此良机,既扬我国威,亦稳固朝纲。”他先表明了态度,给予了肯定。

吕不韦心中稍定,躬身道:“臣谢大王信重。”

然而,嬴异人话锋随即一转,声音低沉下来:“然则,相邦亦知,灭国之战,非同儿戏。绝非寡人一道诏书,便可高枕无忧。大军征伐,涉及粮草辎重调拨、兵员征发、民夫徭役,乃至沿途郡县配合,千头万绪,皆需朝中各部鼎力协作,方能顺畅无阻。”

他抬起眼,目光直视吕不韦,带着一丝不容回避的坦诚,也带着一丝身为君王的无奈:“如今朝中局势,相邦比寡人更清楚。楚系一脉,因先前之事,与相邦乃至寡人,嫌隙已深。”

“寡人若强行下诏,命相邦领兵,他们明面上或不敢抗旨,但暗地里…粮草延误几分,器械调配出些纰漏,乃至军中委派的副将稍有怠慢或阳奉阴违……诸如此类,防不胜防。”

嬴异人轻轻叹了口气,手指敲了敲案几:“届时,东周若未能一举而下,战事稍有拖延,或是出现些许挫折,这些便都会成为他们攻讦的借口。恐届时非但无功,反惹一身是非。若真因此动摇相邦之位,岂非得不偿失?这并非寡人所愿见。”

这番话,与昨夜他对嬴政所言如出一辙,只是更为直白,也更切中吕不韦当下的处境。

这既是提醒,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并非寡人不支持你,而是支持你需要条件,需要你自行扫清一些障碍。

吕不韦是何等精明之人,立刻听懂了秦王的弦外之音。

大王愿意在名义和最终决策上支持他,但前期的铺路、争取军方至少部分势力的认可、减少执行层面的阻力,这些都需要他吕不韦自己去运作和克服。

大王不会,也不能在一切未明之时,强行用王权为他压下所有反对声音。

心中瞬间明了,吕不韦面上却不见丝毫沮丧或不满,反而再次躬身,语气沉稳而坚定:“大王深谋远虑,臣感佩于心!大王所虑,正是臣之所忧。请大王放心,臣绝非鲁莽之辈。军国大事,自当力求万全。臣会尽力周旋,疏通关节,务必使此事筹备周全,不负大王期许!”

他需要向秦王证明,他不仅有提出方略的胆识,更有将方略落地执行的能力和手腕。

嬴异人看着他这副毫不气馁、反而斗志昂扬的模样,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微微颔首:“如此,便有劳相邦了。寡人,静候佳音。”

“臣,告退。”

吕不韦退出书房,阳光洒在他身上,却带不来多少暖意。他知道,真正的考验,从现在才正式开始。

而第一个,也是最关键的一关,无疑在于军方。

与此同时,另一边宫苑学舍之内,却是另一番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