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雪途拾遗,队伍渐丰

苏晚晴走了过来,看着那对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几乎冻僵的母女,心生怜悯。

她拿出自己的水囊递过去:“先喝点热水暖暖。”

那妇人愣了一下,不敢相信地看着苏晚晴,又看看官差,不敢接。

“拿着吧。”苏晚晴语气温和,“你们会做什么?”

妇人这才迟疑地接过水囊,先喂女儿喝了几口,自己才小心地抿了一点,感受到久违的暖意,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谢……谢谢夫人……我……我姓张,村里人都叫我张婶,认得几种山里常见的草药,平时谁家有个头疼脑热、跌打损伤,也会帮着瞧瞧……我闺女小莲,也能帮忙采药、打下手……”

懂草药?苏晚晴心中一动。

队伍里正好缺医少药,虽然她空间里有,但不好解释来源。

这对母女若是懂得草药,倒是能帮上大忙。

她看向萧珩和王头儿。

萧珩微微颔首。

王头儿也觉得队伍里多个懂草药的不是坏事,便道:“我们要往北去流放。你们若愿意跟着,每天能有口稀粥喝,不至于冻死饿死。但路上艰苦,得自己咬牙跟着。”

张婶闻言,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拉着女儿就要磕头:“愿意!我们愿意!谢谢官爷!谢谢夫人!有口吃的就行!我们什么都能干!绝不拖累大家!”

于是,队伍里多了两张嘴,但也多了一个懂草药的张婶和她机灵的女儿小莲。

继续前行不到半个时辰,又在路边的雪堆里发现了一个几乎冻僵的老汉。

将他救醒后得知,他叫李老根,是个木匠,原住的村子遭了雪灾房子塌了,儿子媳妇都没了,就他一个人逃出来,想去北边投奔远亲,谁知迷了路,差点冻死。

李老根虽然年纪大了,但眼神还好,手也巧。

看着队伍里那些吱呀作响、时常需要修补的板车和工具,王头儿想了想,也让他跟着了,好歹算个劳力。

又走了一日,眼看天色将晚,准备找地方扎营时,迎面遇上了一小队押送犯人的官差。

对方人数不多,押着一个戴着木枷、步履蹒跚却腰背挺直的汉子。

两队人马交错时,王头儿习惯性地和对方领头的打了个招呼,随口问了句:“兄弟,这是押往哪儿?”

那官差头子叹了口气:“晦气!押去寒渊州军营。原是个边军的小旗官,叫赵峰,听说在镇上喝酒,得罪了上官的亲戚,就被安了个冲撞上官的罪名,撸了官职,贬去寒渊州那鬼地方戍边……这特么跟送死有啥区别……”

寒渊州?那不正是他们流放的目的地吗?

被押送的赵峰闻言抬起头,脸上带着淤伤,眼神却依旧锐利不屈,他扫过王头儿这边的队伍,看到那些拖家带口的流放犯,又看到萧珩、萧远山等人虽然落魄却难掩的气度,最后目光落在他们队伍中那几辆还算齐整的板车和牲口上,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这时,王头儿这边一个官差不小心滑倒,撞松了一辆板车上捆扎货物的绳索,眼看一袋粮食就要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