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年代小丫头的快乐生活15

第十五章 返城名额起风波,少女初长成暖人心

时光荏苒,三年转瞬即逝。靠山屯的炊烟依旧在清晨准时升起,田地里的庄稼一茬接一茬,晓丫已经从梳着羊角辫的小丫头,长成了十二三岁的少女。她眉眼长开了,皮肤是健康的粉白色,梳着一条乌黑的大辫子,垂在肩头,穿着王秀兰用系统奖励的布料做的碎花衬衫,模样清秀又灵动。

陈向阳也长高一截,成了个挺拔的半大少年,眉眼俊朗,性格依旧沉稳,只是看向晓丫时,眼神里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温柔。他跟着林老实学做木工,手艺日渐精湛,闲暇时还会教晓丫读书写字——这几年,系统偶尔会奖励旧课本和纸笔,晓丫也攒了不少知识,已经能通读简单的故事书了。

这三年里,晓丫“吃瓜”的脚步从未停下。村里张家婆媳拌嘴、李家兄弟分家、王家争宅基地,只要有热闹,总能看到她和陈向阳的身影,系统奖励也源源不断:粮食、布料、药品、学习用品,甚至还有一台半导体收音机,让晓丫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王秀兰用奖励的布料做了不少衣裳,林老实的木工工具也换了新的,陈大爷的身体被系统奖励的补品养得硬朗,一家人其乐融融。

这年秋天,一个重磅消息传遍了靠山屯——城里下来了知青返城的政策,每个公社有三个返城名额,凭表现和家庭情况综合评定。这个消息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知青点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这几年,知青们的心态早已不同。周明踏实肯干,和村里的姑娘小翠处了对象,原本打算扎根农村,可返城名额下来,他心里还是动了——家里就他一个独子,父母年纪大了,盼着他回去;张强一直想回城,这些年没少找机会,如今名额就在眼前,更是志在必得;刘峰心思活络,早就托家里人在城里找了关系,就等着名额;李娟性子温和,家里有弟弟妹妹,也想回去帮衬父母;赵红这些年改了不少,但依旧想回城里过好日子,不愿再待在农村吃苦。

消息公布的第二天,知青点就吵了起来。晓丫和陈向阳正好去送王秀兰做的馒头,刚走到院门口,就听见里面的争吵声。

“名额肯定有俺一个!” 刘峰拍着桌子,大声说,“俺家里已经帮俺联系好了工作,公社那边也打过招呼了,你们就别跟俺抢了!”

“凭啥你说有就有?” 张强立刻反驳,“返城名额是看表现的,俺这几年干了多少活,挣了多少工分,大家有目共睹,你凭啥走关系?”

“俺走关系咋了?” 刘峰嗤笑一声,“能走通关系也是本事!你工分多又咋样?还不是没门路?”

“你这是作弊!” 周明皱着眉说,“返城名额是给有需要的人的,应该公平竞争,凭关系拿到的名额,俺们不服!”

“不服又咋样?” 刘峰仰着头说,“反正名额肯定有俺一个,你们争另外两个去吧!”

“俺也想回城!” 赵红也急了,“俺家里就俺一个女儿,父母年纪大了,需要人照顾,俺的表现也不差,凭啥不能给俺一个名额?”

“你表现不差?” 张强冷笑,“前几年你干活偷懒,还想多占物资,要不是李书记说你,你能改过来?论表现,李娟比你强多了!”

李娟红着脸,小声说:“俺也想回去,俺弟弟妹妹还小,俺想回去帮衬家里……”

“这么多人想回城,就三个名额,咋分?” 周明叹了口气,“要不咱们找大队书记评评理,按表现和家庭情况来定?”

“评理就评理!” 刘峰说,“俺不怕!俺家里有关系,李书记也得给俺面子!”

“你别太嚣张了!” 张强气得脸通红,“李书记最公道,才不会偏袒你!”

几人吵得不可开交,声音越来越大,引来了不少村民围观。大家站在院门口,议论纷纷:

“刘峰这小子,就知道走关系,不地道!”

“张强工分多,表现确实好,该有他一个名额!”

“周明和小翠处对象了,要是回城,小翠咋办?”

“李娟这姑娘踏实,家里也确实困难,该给她一个名额!”

“赵红这几年是改了不少,但比起其他人,还是差点意思!”

晓丫和陈向阳站在人群里,晓丫小声说:“向阳,你觉得谁能拿到名额?”

陈向阳摇摇头:“不知道,按表现来才公平。”

晓丫点点头,心里也觉得应该按表现和家庭情况来定,刘峰走关系太不应该了。

就在这时,大队书记李富贵来了。他刚从公社开会回来,听说知青点吵起来了,连忙赶了过来。

“吵啥吵?” 李富贵皱着眉,大声说,“返城名额是大事,要公平公正,吵能解决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