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至通州的电报线路如同一条无形的丝线,将帝国的心脏与咽喉要地紧密相连。每日往来传递的漕粮数目、货物清单、乃至简短的民情汇报,都以一种超越时代的速度流转着。这便捷带来的震撼尚未被朝堂完全消化,更遥远的东海之上,由新式技术和旧有野心碰撞出的火花,已率先点燃了冲突的引信。
一、 怒海争锋,铁舰扬威
碧波万顷的东海上,由南洋舰队抽调、加强后的“镇海”级蒸汽明轮巡航舰“定波号”,正在执行例行的巡逻任务。舰长是跟随黄龙多年的老将陈璘,他举着格物院新配发的单筒望远镜,警惕地扫视着海平面。
“舰长!东北方向发现帆影!不止一艘,队形散乱,不似商船,更似……战船!”了望哨传来急促的呼喊。
陈璘心中一紧,立刻下令:“全舰戒备!锅炉加压,抢占上风位!旗语询问对方身份!”
随着距离拉近,可以看清来船共五艘,船体不大,但吃水不浅,船首包铜,舷侧隐约可见炮窗。其船帆形制与已知的荷兰、西班牙船只皆不相同,悬挂的更是一面从未见过的旗帜——正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旗帜。它们似乎正护卫着两艘体型更小、样式古老的日本关船,朝着西北方向航行。
对方对大明舰船的旗语询问置之不理,反而调整队形,隐隐有包抄合围之势,其中一艘英舰甚至挑衅性地向前逼近,做出了战斗姿态。
“果然是英夷!还有倭船!”陈璘眼中寒光一闪,“传令!左满舵,右舷火炮准备!让他们尝尝我大明新炮的厉害!”
“定波号”庞大的身躯在蒸汽明轮的驱动下,灵活地划出一个巨大的弧线,将坚硬的右舷对准了冲来的英舰。得益于蒸汽动力,它无需依赖风向,始终保持着最佳的射击阵位。
“距离三百步,右舷一号至六号炮,开花弹,一轮齐射!”陈璘果断下令。
轰!轰!轰!
改良后的新式舰炮发出震耳欲聋的怒吼,六枚黑点带着尖啸划破天空,精准地落在为首那艘英舰的周围和甲板上。剧烈的爆炸声接连响起,木屑横飞,火光迸现!那艘英舰的船帆瞬间被撕裂多处,甲板上一片狼藉,冒起了浓烟。
这远超射程和威力的炮击,显然完全出乎英夷的预料。他们惯常的海战还是贴近了用侧舷炮互轰,何曾见过在如此距离上就遭受如此精准而猛烈的打击?
剩余的英舰和倭船明显慌乱起来,队形更加散乱。那艘受伤的英舰开始转向,试图脱离。
“想跑?”陈璘冷笑,“传令,追击受伤敌舰,务必俘获!其余各舰,若敢阻拦,一并击沉!”
“定波号”喷吐着浓烟,如同海上巨兽,朝着受伤的英舰猛扑过去。蒸汽动力带来的速度优势此刻尽显无遗,任凭对方如何调整风帆,距离仍在快速拉近。
一番不算激烈的追逐战后,受伤的英舰在又挨了两发警告性的炮弹后,终于降下了旗帜,表示投降。陈璘派出跳帮队,成功控制了该船,并俘虏了包括船长在内的数十名英国水手和部分随船的日本浪人。其余英夷和倭船见势不妙,早已仓皇逃向深海。
东海之上,大明海军新式战舰初试锋芒,便以绝对优势,取得了对潜在敌对势力的首次胜利,并获得了关键的俘虏和实物证据。
二、 御前骤变,旧怨新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