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彝宪的人头与漕帮的覆灭,如同凛冬的寒风,涤荡了京通铁路沿线的最后一丝阴霾。在皇帝无可动摇的意志与林宸冷酷无情的铁腕护航下,这条承载着帝国未来希望的钢铁动脉,终于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古老的华北平原上顽强地延伸、成型。
一、 铁轨铺就,奇迹诞生
通州河畔,巨大的工地日夜喧嚣。不再是当初零星的勘测队伍,而是成千上万的工匠、民夫,在统一指挥下,如同精密的器械般协作。
铺设碎石路基,架设沉重的榆木枕木,然后将那些在格物院附属工坊里经过初步标准化锻造、闪着冷冽寒光的钢轨,用特制的道钉牢牢固定。
“一二!嘿呦!”号子声震天动地,巨大的蒸汽起重机(由固定式蒸汽机驱动)轰鸣着,将一段段预制好的钢轨吊装到位。效率远超以往任何一项工程。
林萧常驻通州,他已不再是单纯的协调者,更像是这条铁路的“总督”。他建立起严格的质量巡查制度,亲自查验每一段路基的夯实程度,每一颗道钉的紧固情况。他脸上少了几分少年的跳脱,多了几分沉静与威严,处理起各类突发问题——从材料供应短缺到工人纠纷——已显得游刃有余。
二、 “龙吟号”咆哮,时代强音
格物院内,改进型的蒸汽机车“龙吟号”终于下线。它比“曙光号”更庞大,功率更强,林玥主导设计的减震垫片和初步的消音器也已安装到位。
当“龙吟号”被小心翼翼地运抵通州,组装在已经铺设了数十里的轨道上时,引来了无数人围观。有恐惧,有好奇,更有对那冰冷钢铁巨兽本能的敬畏。
点火,升压!
呜——!!!
一声前所未有、浑厚悠长、仿佛真龙咆哮的汽笛声,撕裂了天空的宁静,宣告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强势降临!围观的民众被这声音震得心神摇曳,不少人下意识地后退,更有老者直接跪地叩拜。
随着阀门开启,浓密的白色蒸汽喷涌而出,“龙吟号”庞大的身躯在连杆的驱动下,开始缓缓移动,然后逐渐加速。它牵引着后面数节满载石料和木材的平板车,沿着铁轨平稳而有力地向京城方向驶去,速度远超最快的驿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