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林家反击,连根拔起
有了皇帝的金口玉言,林宸的反击再无顾忌。
苏明远指挥的力量配合锦衣卫,开始了精准而残酷的清洗。
通惠河分司刘管事在狱中“畏罪自尽”。
漕帮“义丰堂”被冠以“勾结匪类,谋害官眷”的罪名,一夜之间被连根拔起,核心成员或死或囚。
数名与漕运利益集团往来密切的户部、工部中低级官员被迅速罢黜、流放。
而最终的线索,指向了宫中一位掌管部分内库采购、与漕运集团有着千丝万缕联系、且素来对林宸新政不满的司礼监随堂太监——张彝宪。
在确凿的证据链面前,崇祯皇帝毫不犹豫地下旨:张彝宪革去所有职司,抄没家产,押赴刑场,凌迟处死!其党羽流放三千里,遇赦不赦!
这颗血淋淋的人头,彻底震慑了所有隐藏在暗处的反对者。朝野上下再次清晰地认识到,与林宸为敌,与皇帝支持的国策为敌,是何等可怕的下场。铁路建设的障碍,为之一清。
四、 林萧成长,铁腕仁心
经此一劫,林萧仿佛一夜之间褪去了最后一丝少年的青涩。他没有沉浸在遇袭的后怕中,也没有因父亲的雷霆报复而骄横,而是更加沉稳地投入到京通铁路的后续协调工作中。
他亲自抚恤了那名殉职护卫的家属,给予重金,并承诺抚养其子女成人。在后续的征地中,他恩威并施,一方面严格执行补偿标准,公平公正;另一方面,对于少数依旧企图讹诈、阻挠的刺头,他毫不手软,直接动用官府力量依法严惩。
他的手段,既有其父的果决,又多了几分属于他自己的、基于规则和程序的冷静。通州沿线的百姓和乡绅,渐渐对这位年轻、公正且手段强硬的“小林大人”心生敬畏,勘测与前期准备工作得以大力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