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跨海征夷 炮震吕宋

帝国的意志化为南下的钢铁洪流。以黄龙为统帅,沈廷扬参赞军务的大明远征舰队,汇聚了南洋、福建、广东三地水师精华,大小舰船二百余艘,载着陆战精锐两万余人,携带着包括新式火炮在内的大量军械物资,浩浩荡荡驶离母港,劈波斩浪,直扑吕宋群岛。一场决定西太平洋主导权的海上决战,徐徐拉开序幕。

一、 跨海远征,乘风破浪

旗舰“镇海”号(新下水的蒸汽-风帆混合动力试验舰,蒸汽机仅用于无风或紧急机动)的舰桥上,黄龙与沈廷扬并肩而立,望着眼前舳舻千里的壮观景象,心潮澎湃,亦感责任重大。

“沈先生,此番远征,不同陆战,海上风云莫测,西夷舰炮亦非易与之辈,还需先生多多筹谋。”黄龙虽勇,却也知海战之险。

沈廷扬拱手,目光坚定:“黄军门放心,我等准备多年,舰船、火炮、水手皆非昔日吴下阿蒙。且林太师运筹帷幄,后勤无忧。更兼……我等有‘杀手锏’在手。”他指的是严格保密的新式开花弹和部分舰只的蒸汽动力。

舰队利用信风,航速颇快。途中,不断有事先联络好的南洋土着小船前来接应,提供情报、引航,甚至补充部分淡水食物。林宸“伐交”之策,已初见成效。

二、 初战告捷,奇袭外岛

远征舰队并未直接强攻西班牙人重兵布防的马尼拉湾,而是根据情报,首先扑向吕宋岛北部的几个西班牙外围据点以及重要的补给中转站——仁牙因湾。

驻守此地的西班牙人措手不及。他们没想到明军来得如此之快,更没想到明军战舰的火力如此凶猛。

明军舰队在岸防炮射程外展开队形,利用射程优势,进行精准炮击。新式开花弹落入木质堡垒和港口设施中,引发熊熊大火和剧烈爆炸。少数试图出击的西班牙武装商船,在明军密集的炮火下,很快被击沉或重创。

陆战队在炮火掩护下顺利登陆,清剿残敌。战斗几乎呈一边倒的态势。明军迅速控制了仁牙因湾,获得了宝贵的前进基地和补给点,同时切断了马尼拉与北吕宋的联系。

三、 兵临马尼拉,壁垒森严

初战失利的消息传回马尼拉,西班牙总督圣地亚哥又惊又怒,紧急收缩兵力,全力固守马尼拉城及甲米地造船厂。他在马尼拉湾入口处的科雷希多岛等地加强了炮台,湾内战舰巡弋,摆出了严防死守的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