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重整旗鼓,暗潮再涌

孙传庭重伤,北疆防务的重担落在了及时赶到的卢象升肩上。平台召对,崇祯皇帝看着殿下风尘仆仆却英气勃勃的卢象升,心中稍安。

“卢卿力挽狂澜,守住居庸关,居功至伟!朕心甚慰!”崇祯不吝褒奖,“如今孙卿伤重,北疆防务,朕便全权托付给卢卿了!擢升卢象升为兵部尚书,总督宣、大、山西军务!”

“臣,卢象升,领旨谢恩!必当竭尽全力,以报陛下!”卢象升声音洪亮,掷地有声。他深知肩上担子之重,宣府仍在告急,大同曹变蛟独力支撑,百废待兴。

周延儒一党见孙传庭倒下了,又来了个更硬骨头的卢象升,心中郁闷,但此刻也不敢公然反对。杨嗣昌出列道:“陛下,卢督师忠勇可嘉。然宣大残破,粮饷短缺,兵员待补,诸多困难,还需朝廷鼎力支持。” 这话看似支持,实则又将难题抛了出来,暗示卢象升若做不好,便是客观条件所限。

卢象升岂不知其中关窍,朗声道:“陛下,臣不需空言!只需陛下允臣三事!”

“卢卿但说无妨!”

“其一,请陛下严令户部,保障前线粮饷按期足额拨付,若有延误克扣,无论涉及何人,请允臣军法参奏!”

“其二,请授予臣对宣大地区官员将领临机处置之权,凡怯战、通敌、怠政者,先斩后奏!”

“其三,请陛下明发谕旨,鼓舞天下兵马,尤其是临近之陕西、河南驻军,积极驰援,不得观望!”

这三条,条条针对时弊,锋芒毕露,直指周党及其背后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寂静。

崇祯看着卢象升刚毅的面容,又瞥了一眼脸色难看的周延儒和杨嗣昌,沉吟片刻。北疆安危系于一线,他需要卢象升这样的强心针。

“准!”崇祯终于下定决心,“便依卢卿所奏!望卢卿早日整饬边务,击退虏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臣,遵旨!”卢象升抱拳,目光如炬。他知道,真正的挑战,现在才开始。

四、 暗潮涌动,毒计又生

退朝之后,周府密室之内,气氛压抑。

“卢象升!又是一个不识抬举的!”周延儒脸色阴沉,“比孙传庭更甚!竟敢要求‘先斩后奏’!”

杨嗣昌忧心道:“阁老,此人刚直不阿,在军中民间声望极高,若不加以遏制,恐成心腹大患啊!”

王应熊阴冷道:“阁老,明的不行,就来暗的。他不是要粮饷吗?我们可以在运输途中做些手脚,让其不能及时抵达,或者以次充好。他不是要调兵吗?我们可以让与我们交好的督抚,以‘防贼’、‘粮匮’为由,拖延出兵。只要让他事事掣肘,寸功难立,时间一长,陛下必然失望!”

“还有,”另一心腹补充道,“可让我们在宣大的人,散布谣言,就说卢象升倚仗圣宠,排除异己,意图在宣大建立自家班底,甚至……有不臣之心!三人成虎,众口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