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外的校场上,旌旗猎猎,甲胄鲜明。裴元庆手提一对八棱梅花亮银锤,稳稳站在中央,少年身姿挺拔如松,目光却透着一股不服输的锐气。杨广坐在高台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目光紧紧盯着场中的少年——他倒要看看,这裴元庆是否真如裴仁基所说,有万夫不当之勇。
“裴元庆,刚才你说你能举晋阳宫的鼎,今日便让朕开开眼。”杨广的声音透过风传到场中,带着几分威严。
裴元庆躬身领命,随即大步走到校场东侧的青铜鼎前。那鼎高约丈余,周身刻着饕餮纹,少说也有千斤重。校场上的士兵和大臣们都屏住了呼吸,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他身上——一个十五岁的少年,真能举起这千斤重鼎?
只见裴元庆深吸一口气,双手扣住鼎耳,腰腹发力,大喝一声:“起!”青铜鼎竟被他稳稳地提了起来,紧接着,他双臂一振,鼎身离地三尺,稳稳地托在手中。他绕着校场走了三圈,面不红气不喘,最后轻轻将鼎放回原位,动作行云流水,引得高台上一片惊叹。
宇文化及站在杨广身旁,眼中闪过一丝阴翳。他原本想借机让裴元庆多举片刻,耗竭他的力气,最好能让他当场脱力出丑,没想到这少年竟如此强悍。他刚想开口说“再举片刻,以证实力”,却见杨广递来一个冷冽的眼神——那眼神分明在说“适可而止”,宇文化及心中一凛,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好!好一个裴元庆!”杨广拍案大笑,“果然是少年英雄!朕封你为‘镇殿大将军’,即刻与你父亲裴仁基一同领兵五万,讨伐瓦岗寨!若能擒获程啸天,朕定有重赏!”
裴元庆躬身谢恩,声音清脆有力:“臣定不负陛下厚望,必擒程啸天,平定瓦岗!”
杨广满意地点点头,心中暗自得意:没想到大隋还有这样的猛将,之前竟没发现。有裴元庆出马,程啸天那逆贼定能被剿灭。他却不知,这五万大军多是刚招募的新兵,毫无战力,不过是凑数的“虚架子”。
消息很快传到了太原。唐国公府的书房内,李渊拿着斥候送来的军报,眉头紧锁:“杨广派裴仁基父子领兵五万攻打瓦岗寨,裴元庆还天生神力,善使六百斤的八棱梅花亮银锤,据说武力仅次元霸。世民,咱们要不要派兵去帮瓦岗寨?”
李世民接过军报,仔细看了一遍,摇头道:“父亲,万万不可。如今宇文化及和杨广本就怀疑咱们与瓦岗寨勾结,若咱们贸然出兵,岂不是坐实了罪名?太原是咱们的根基,绝不能轻易动兵。”
他顿了顿,继续道:“再说,瓦岗寨有程统领坐镇,他的玄火盘龙锤重达三千斤,武艺天下无敌,裴元庆虽勇,却绝非他的对手。咱们只需静观其变,若瓦岗寨真有危难,再出兵不迟。”
李渊想了想,觉得有理,点头道:“好,就依你。咱们密切关注战局,一旦瓦岗寨需要,即刻出兵支援。”
而此时的瓦岗寨内,气氛却格外轻松。程啸天正坐在聚义厅内,听着手下禀报隋军的动向,一旁的程咬金忍不住笑道:二弟,这裴元庆也是个厉害的角色!不如等他来了让我去领教领教他的武艺!”
徐茂公却皱起眉头,沉吟道:“裴元庆虽年幼,却是难得的猛将,且心性单纯,并非奸邪之辈。若能将他父子招入瓦岗寨,对咱们可是一大助力。我得先谋划一番,再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