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大封爵

“那是那是。“

众人心想,你肯定可以这么说,你一个国公位置是铁定的,要是连你都封不了国公,那朝堂上恐怕没有国公了。

三省长官一到,就聚在一起聊着天,人群三三两两,等到朱雀门一开,众人纷纷进入。

大朝会,基本在京官员都到了,除了城防武将需要驻守外,阚陵等人全部到齐。

赵瑞见到众人到齐行礼完毕,便直截了当开口道,

“诸位都知道了,今年的第一次朝会将进行封爵,礼部和三省在春节期间已经将封爵事项讨论好了,我也同意了,本来还想着搞一个封爵大典,不过呢,想着不少人都想知道结果,就先公布给大家,现在就由礼部宣读吧。”

孔颖达起身来到阶前向赵瑞行礼,转身面向百官,开始宣读。

起初是王爵,汉王爵位不变,然后是皇子,两个皇子还是幼童,独孤氏生的儿子赵诚被封为衡山郡王、杨淑妃的儿子赵语被封为常山郡王,汉王世子被封为中山郡王,李承道封为魏郡王。

王爵在就这么几个人,孔颖达念完之后说明了一下,皇子只能在成年开府之后,才会封亲王爵,这就等于是赵瑞在这次封爵将皇子的一些爵位封赏给确定下来了,后世皇帝估计也不会也不敢打破这个规矩。

其次就是公爵了,国公郡公县公,三种爵位一共封赏了四十七位,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阚陵,被封为楚国公,薛万彻韩国公,冯立燕国公,谢叔方魏国公、苏定方齐国公,然后是赵恒张方钱顺,分别是曹国公、鄂国公、信国公。

李靖这个人很特殊,虽说有时候摇摆不定,但关键时刻人家站住了脚跟,没有跟随李世民,同时还到处救火,给赵瑞省了不少事,立下不小军功,受封江国公。

柴绍回来之后,也算是立了功劳,成功保住了蒋国公的爵位。张公谨成了江夏郡公、刘师立阵斩吐谷浑王子,现在也是临川郡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