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不让臣子背黑锅

立政殿里,吏部尚书温彦博正在和赵瑞对话,赵瑞想了许久,还是觉得魏征的谏言比较切合实际境况,毕竟当初自己在很多人心中也是反贼的形象,要是因为当初那些人不愿跟随自己,接受大明的统治就强行将他们处理掉,绝对是不公平的,也显得自己无容人之量,现在事后报复。

“这次吏部考核天下官员,文尚书什么章程?”

这时候赵瑞单独把温彦博叫来,温彦博心里也在嘀咕,明知道赵瑞是要询问大考的事情,但他心里琢磨着赵瑞的真实意图,大明得到天下才四年,这里面有太多的曲折和事故了,尤其是李唐在最初的两年还是比较得人心的。

李世民退守洛阳时,整个东南半壁江山都在李渊的诏令下发兵勤王。第二次李世民和突厥围困长安时,长安几乎就是一个孤城,天下各州府没有支持赵瑞的,除了太原。直到赵瑞登基以来,南下岭南,整个河南道在李世民大军推进阶段,竟无人出来阻拦,州县纷纷投降。

这要是严格来算,天下七成以上的官员都有问题,难道将他们都贬斥、查办?

可是温彦博作为吏部尚书,却不能向魏征那样提出豁免方案,不是因为魏征有谏言的特权,而是魏征不是吏部尚书,作为负责这件事的主官,表明立场和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陛下,臣认为,作为大明第一次全国性官员考核,还是应该谨慎处置,严格执行,为后来做榜样。”

这话听着没毛病,可也没有具体内容,考核嘛,当然要严格谨慎了,温彦博知道这样的答复赵瑞肯定是不满意的,于是话锋一转。

“陛下,中原自隋末以来,战乱不断,政权更迭频繁,许多老臣都历经数朝,陛下御极,不少州县根本不知道天命所归,要是严格以此来评判过失,怕是有失偏颇。不过吏部会严格执行考核,至于是否赦免,请陛下圣裁。”

赵瑞点点头,温彦博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吏部按章办事,将这些人揪出来,但是请陛下你赦免他们,体现恩出于上的原则,咱们吏部帮你背黑锅,你来示好。

不过赵瑞可没有这个习惯,一个领导让下属背黑锅,有一就有二,这种事情一旦形成习惯,那就再也改不掉了,到时候皇帝好大喜功,掩过饰非,对于政权稳定是一个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