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你年纪不大,你如何习得这做饭的手艺?”
“我今年已经八岁,虽然年幼,但对吃食却是有点不好的习惯,所以自己想着如何让食物变得好吃,自己琢磨的;就像这个鱼汤,我们开始都是直接烧来吃的,可是这个鱼刺太多,又很小,很容易被卡住喉咙,若是熬汤,鱼汤显得有些寡淡,鱼肉也不好吃,扔了浪费,我便想着若是将鱼捣碎,便没有了刺,细小的鱼肉在煮烂后也融入汤里,这样既没有了刺,也算是吃了鱼,岂不是好;就这样琢磨着;还有青菜,大家都是直接放在锅里煮,有了味道,但有时煮的过了,菜便烂了,失去了原有的味道,我就想着,用锅煮着,一边翻炒,也能看到菜是否熟了,这样菜就不会被煮的烂了,没想到这样出来菜更好吃了;我认为每一样菜都有不一样的做法,不一样的吃法,就这样胡乱琢磨的;
赵瑞一顿说辞,将后世的餐饮文化一通说教,把包括韩掌柜在内的主仆六人唬得一愣一愣的,毕竟以前没人这样做过饭食,再加上美味就在眼前,刚刚他们都吃过,不由得不信,赵瑞在那里侃侃而谈不但没有农家少年的卑躬屈膝,更是有一种从容气度在,让主仆几人更是捉摸不定,虽然赵瑞的言谈上没有什么破绽,但是他本身这个年纪做出这样的事情就是最大的破绽,由不得别人不多想;
要知道赵瑞虽然回到唐朝,可骨子里还是现代人,对于阶级分明的唐人社会,他还没有融入,总还是觉得人人平等,并没有低人一等的概念,那妇人仔细打量眼前这个少年郎意气风发,顿时有一种错觉,这才是人中龙凤,书上说有人早慧,这大概就是,可是现在是唐初,在隋末乱世之中,不少诗书传家的家族都因为卷入这场风暴中而身死族灭,若是这孩童是那个家族遗脉,搞不好,会让自家也陷入风波。可要是明月轩关了,对侯府来讲,也是一笔很大的损失;
夫人想到这里,微微颔首,继续问道:
“刚才听韩掌柜的说,你要与我明月轩合作?不知道是怎么样的合作法,当然,你若是投靠到我府上来,我们家虽然侯爷不在了,但过几年世子成长起来,袭了爵位,也不会亏待于你;到我家中来,你们家田赋地租也都不用交了,这样可好?“
若是一般百姓听了,那肯定是高兴的纳头就拜了,古人生存艰难,不管地里收成都要交国家的税赋,但国家规定的税赋往往只是上交的一小部分,其余的苛捐杂税才是最要人命的,一般地里产出的粮食,最终落入农户的口袋的,不过三到四成而已,这就算是太平年景了;如果有地主或高官投靠,那就只需要将国家的赋税上交主家,然后再交上一小部分,农户往往就能留下五成到六成的粮食;这对农户来说那可是极具诱惑力的,除了身份上不再是平民了,而是佃农,对于科举有影响外,其余都是好处,再说,农户之家有几个有余力供养子弟读书的;尤其是唐朝,科举还不成熟,就算是后世的明朝我们看范进中举这篇小说,范进中举之后有了免役的特权之后,立马就有了农户前来投靠,这就是历史现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是对于赵瑞来说,这可是根本性的问题,他只想着让家人生活变得更好,可没想过一辈子给人当厨子;那绝对是行不通的,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跑到古代就为了当一个杂役?那岂不是让那些穿越者笑话死;现在是唐初,盛唐就要来临,怎么也要在这盛世之中好好闯荡一番,自己去打江山的梦就不要做了,有李世民那个雄才伟略的千古一帝在,但也不能当一辈子杂役啊!
赵瑞向着那妇人抬了抬手,微微行了一礼后,便婉言谢绝了起来:“多谢夫人好意,不过,此事并非小子能做主的,待以后询问家父,再做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