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叛乱的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成都的州牧府激起了层层涟漪。牂牁郡太守朱褒、越嶲夷帅高定,聚众数万,攻杀汉官,劫掠郡县,声势浩大。叛军甚至打出“清君侧,诛刘隆”的旗号,显然背后有人指点,意在动摇刘隆在益州的统治根基。

州牧府议事厅内,气氛凝重。刘隆端坐主位,文武重臣分列两侧。案上摊开着南中的紧急军报。

“朱褒、高定,跳梁小丑,竟敢如此猖獗!”典韦怒目圆睁,声如洪钟,“主公!给俺老典五千精兵,定将那俩撮鸟的脑袋拧下来当夜壶!”

刘隆摆了摆手,示意典韦稍安勿躁。他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南中蛮荒之地,山高林密,瘴疠横行,叛军又熟悉地理。若贸然派大军征剿,恐陷入泥潭,劳师靡饷。然,此风绝不可长!必须予以雷霆一击,以儆效尤!诸位有何高见?”

法正率先出列,他对南中情况最为熟悉,分析道:“主公明鉴。朱褒乃汉官,却勾结夷帅,其心可诛。高定乃夷人枭雄,素有不臣之心。此次叛乱,看似突然,实则有备而来。正以为,其背后必有荆州影子,意在牵制我军,使我无法东顾。”

郭嘉轻咳一声,接口道:“孝直所言不虚。然叛军虽众,却乃乌合之众,各怀鬼胎。朱褒与高定,一汉一夷,利益未必一致,此其弱点。我当以剿抚并用,分化瓦解为上。”

戏志才补充:“军事打击需精准狠辣,直捣黄龙。可派一员上将,率精锐之师,长途奔袭,直取叛军巢穴,擒杀首恶。同时,遣能言善辩之士,携重金,暗中联络南中其他夷帅酋长,许以厚利,使其保持中立,甚至反戈一击。”

赵云沉吟道:“云愿领兵前往。然南中山路险峻,不利大军展开,需以精兵奇袭为主,辅以向导。”

吴懿出列道:“末将久在益州,对南中风土略有了解。可征募熟悉山地的賨人、板楯蛮为前锋,其等悍勇善战,尤擅山地奔袭。”

刘隆仔细聆听着众人的建议,心中渐渐有了定计。他手指敲击着案几,决然道:“诸位所言,正合我意!此次平叛,既要显雷霆之威,又要用釜底抽薪之计!”

他站起身,目光锐利,开始点将部署:

“赵云、太史慈听令!”

“末将在!”赵云、太史慈踏前一步。

“命子龙为主将,子义为副将,率‘中垒营’精锐两千,‘东莱营’善射之士一千,再调熟悉山地作战的賨人兵勇一千,合计四千精兵,即日启程,南下平叛!子龙负责全局指挥,正面破敌;子义率东莱营及賨人兵,负责侧翼迂回,断敌粮道,奇袭敌后!”

“末将遵命!”赵云、太史慈凛然领命。此二人,一稳一锐,相得益彰。

“法正听令!”

“正在!”

“命你为随军军师,参赞军机,并全权负责招抚事宜!携金帛诏书,伺机分化叛军,若能说降其他夷帅,或使其中立,便是大功一件!”

“正必不辱命!”法正自信领命。此任非他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