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离开许家庄,向西南行进。人数骤增至近二百七十人,其中更有百名玄甲重骑,虽经整编,行军序列井然,旌旗微展,自有一股凛然之威。然而,行不过两日,刘隆便敏锐地察觉到了问题。
这支队伍,太显眼了。
寻常商队绝无如此多的精壮男子和健硕马匹;说是镖局,规模又过于庞大,且甲胄兵器制式统一,杀气内蕴,绝非普通护院;若伪装成郡兵,却无相应旗号文书,更兼深入豫州腹地,极易引来盘查甚至猜疑。沿途经过的几个荒僻乡亭,当地百姓见到他们,无不面露惊惧,远远避让,更有甚者,村落一空。显然,这支队伍的规模和气势,已引起了不必要的注意。
这一日,队伍在颍川郡边界一处隐秘的山谷中扎营休整。刘隆召集赵云、典韦、许褚、李平四人至中军帐(一顶较大的帐篷)议事。
“诸位,”刘隆开门见山,指着铺在简易木桌上的地图,“我军目下已近三百人,更有玄甲铁骑,战力虽增,但目标过大,行踪难掩。颍川乃中原腹地,各方势力交错,耳目众多。我等此行是为寻访贤才,非是征战,如此招摇过市,恐未至目的地,便已惊动各方,徒增变数,与初衷相悖。”
赵云颔首,他早已虑及此事:“主公所虑极是。我等此行,贵在隐秘、迅速。大队人马行动迟缓,且易暴露行踪。若被曹操或袁绍的探马盯上,后果不堪设想。”
典韦挠了挠头,瓮声道:“主公,那咋办?总不能把兄弟们撇下吧?” 他刚得了百十号子弟兵,正稀罕着。
许褚也皱起浓眉:“是啊主公,人少了,万一遇上大队贼兵如何是好?”
李平沉吟道:“主公,不如化整为零?分批潜入颍川?”
刘隆点点头,显然已成竹在胸:“李主簿所言,正合我意。需分兵而行。” 他手指点在地图上,“颍川之后,便是荆襄之地,寻访郭嘉、徐庶乃至后续可能的目标,皆需隐秘。我意,大队人马不宜再前行。”
他目光扫过众人,下达指令:“李平听令!”
“属下在!”李平躬身。
“命你与许褚将军,率领玄甲军百人队、许家庄百人队,以及原有余部,共计二百余人,押运大部辎重,即刻转向西行,避开大路,绕道返回汉中!沿途务必谨慎,避开各方势力关卡,以安全抵达为第一要务!抵达南郑后,将此信交与王翦将军与家父,他们自知如何安排。” 刘隆将一封蜡封密信交给李平。这支力量,尤其是玄甲军,必须安全送回大本营,融入整体防御和训练体系,不能长期在外漂泊。
李平双手接过密信,郑重道:“主公放心!平必竭尽全力,将队伍安然带回汉中!”
许褚闻言,有些着急:“主公!让俺跟你去吧!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他新近投效,恨不得时刻护卫在主公身边。